该商品专为会员推荐的商品,且该商品的学时不占用会员学时,领取该商品后需要完整观看,不能拖拽进度条快进,观看过程中会随机弹出观看互动的弹窗,需要确认后继续观看,所有弹窗都确认后,系统即认为您完成了完整的观看,才能获得该课程的学时。

您很久没更新个人信息了

若您的个人信息发生了变化,请及时更新

您有以下信息尚未完善

用户名、昵称、实名、生日、工作单位、邮箱

提示

商品详情页

118

从“心”视角建立金融销售中的客户信任

学时

完成学习,可获得继续教育再认证1.5学时

此课程不能申报CTP学时

发布

2025-01-13

AI总结
讲师介绍
要点回顾
用户评价
关键词
  • 亲和力
  • 心理学
  • 营销
  • 感官
  • 视觉型
  • 听觉型
  • 感觉型
  • 神经
  • 手势
  • 销售电板
  • 细节
  • 逻辑
  • 环境
  • 安全感
  • 沟通
  • 客户
  • 展示
  • 声音
  • 程序
  • 关系
全文摘要
本次对话深入探讨了金融销售中亲和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理解和应用客户的感官偏好来提升销售效果。首先介绍了视觉型、听觉型和感觉型三种客户的主要感官类型,分别强调了在销售过程中吸引这些不同类型客户的方法,包括使用视觉材料吸引视觉型客户、通过有节奏和条理的交流吸引听觉型客户、以及通过建立情感连接吸引感觉型客户。此外,通过“同步”技巧,即模仿客户的语言、语调、身体语言和情绪,销售人员可以增强与客户的亲和力,迅速建立共鸣,从而提升销售成功率。总结强调,成功的金融销售不仅依赖于产品知识和服务质量,更需要销售人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适应客户感官偏好的能力。
章节速览
  • 00:12
    金融销售中的亲和力培养
    成功金融销售的关键在于亲和力,即让客户感觉与销售人员相似,从而建立亲近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更倾向于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尽管一开始可能会被性格迥异的人吸引,但如果三观和处事方式不同,亲近感难以持久。因此,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应通过模仿客户的行为和语言,来进入客户的频道,让客户感到双方是一类人,从而增强亲和力,促进销售。
  • 03:47
    通过感官模仿理解并处理信息的三种模式
    人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来认识世界,这些感官信息在大脑中留下印象,影响我们如何处理外界信息。根据不同的主导感官,人们可以被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感觉型三种类型。视觉型的人通过视觉信息处理和记忆,听觉型的人通过声音和语言,而感觉型的人则通过身体感受和情绪记忆。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有效地沟通和学习,例如在金融考试复习时,通过视觉重现和手写加深记忆效果。
  • 08:21
    识别和引导视觉型客户的方法
    对话中详细介绍了如何识别视觉型客户的特征,包括他们的手势、呼吸方式、用词习惯等。视觉型客户通常手势高、呼吸浅、喜欢使用视觉相关的词汇,并对色彩明亮、线条感强的事物有偏好。为了有效沟通,应对这类客户时应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说明目标和重点,避免冗长乏味的介绍。
  • 13:36
    视觉型与听觉型客户的沟通策略
    为了有效沟通,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客户采取相应的策略。对于视觉型客户,环境的整洁美观、使用彩色且塑封的销售电板能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为这类客户主要通过视觉接收信息。而听觉型客户则通过听觉吸收信息,他们通常在听讲时会托腮,看似心不在焉,实则在认真聆听。与这类客户沟通时,需注意提高音调、逻辑清晰,避免噪音干扰,创造安静的环境,如在咖啡馆见面,以满足他们对细节和程序的重视。
  • 17:33
    如何有效沟通:理解听觉型客户的需求
    一个理财经理咨询关于如何处理一位反复离开又回来的客户的问题。通过沟通发现,这位客户属于典型的听觉型,非常注重细节、逻辑和程序。对于这类客户,需要做到事无巨细的沟通,即使是很小的变化或细节也要及时通知,同时保持沟通的逻辑性和条理性,避免随意更改既定程序,以给予客户安全感和舒适感。听觉型客户常会使用与听、说相关的词汇,对环境声音敏感,并倾向于进行深入的对话。因此,与这类客户沟通时,需特别注意细节、程序和逻辑。
  • 20:27
    针对感觉型客户的沟通策略与观察要点
    感觉型的客户通常习惯用腹部呼吸,头部低垂,目光朝下,手势多在腰部以下,且声音低沉、慢。他们重视人际关系和情感,对精神层面的东西更在乎,不那么在乎物品的精美程度,而是注重沟通的感觉和意义。在与感觉型客户沟通时,应避免过早切入主题,而是先建立良好的氛围,逐步让客户感到舒适。对于不确定客户类型的营销策略,建议先吸引视觉型客户的注意力,再以有逻辑的语言吸引听觉型客户,最后营造良好的感觉吸引感觉型客户。
  • 23:55
    营销沟通中的感官频道错位与误区
    在营销沟通中,客户经理与客户如果不在同一感官频道上,容易产生沟通障碍。例如,视觉型客户经理与听觉型客户交流时,客户可能表示听不懂;听觉型客户经理与感觉型客户沟通时,客户可能会感到信息复杂而晕眩。此外,视觉型客户追求效率,而感觉型客户经理倾向于慢慢建立关系,这种差异也会导致沟通不畅。理解并调整到客户的感官频道是提升沟通效果的关键。
  • 26:04
    如何有效沟通:理解听觉型客户的需求
    一个理财经理咨询关于如何处理一位反复离开又回来的客户的问题。通过沟通发现,这位客户属于典型的听觉型,非常注重细节、逻辑和程序。对于这类客户,需要做到事无巨细的沟通,即使是很小的变化或细节也要及时通知,同时保持沟通的逻辑性和条理性,避免随意更改既定程序,以给予客户安全感和舒适感。听觉型客户常表达出对环境声音的敏感性和对详细信息的需求。因此,与这类客户沟通时,需特别注意细节、程序和逻辑。
  • 32:37
    通过同步建立客户亲和力的心理学技巧
    对话介绍了通过同步建立客户亲和力的心理学技巧,特别是通过模仿客户的语音语调、速度、情绪感受等方面,使客户感到与服务人员具有共鸣和相似性。举例说明了在不同情境下,如安静场合或欢快氛围中,保持一致的语调和语速对于避免突兀感和建立良好沟通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即使希望引导客户改变语速,也应先与客户同步,再逐渐调整,以促进客户跟随变化。
  • 37:39
    客户沟通中的言语和身体同步技巧
    在与客户的沟通中,重要的是理解和适应客户的语言习惯,包括专业术语、口头禅和流行语的使用。为了建立良好的沟通,应尽量使用客户熟悉的词汇,即使这些词汇在某些场合可能不被广泛接受。此外,销售人员应注意到客户的感官偏好,如视觉、听觉或感觉型的用词,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身体语言的同步,如眼神、手势和头部倾斜等,也是有效沟通的关键。通过这些技巧,可以增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和理解,提升沟通效果。
  • 41:36
    理财顾问如何通过身体语言与客户同步
    在理财咨询中,客户常因防备心理表现出特定的身体语言,如交叉手臂或翘腿。理财顾问若过于急切推销产品,采用前倾姿势,可能会加剧客户的防备感,导致沟通效果不佳。建议顾问应观察并适当模仿客户的放松姿态,如身体后倾,以营造安全舒适的交流环境。此外,通过轻微调整自己的姿势,如手部位置和头部倾斜,以呼应客户的状态,可以促进双方的沟通和理解,但需避免过度模仿导致客户不适。
  • 45:53
    理财客户情绪与价值观同步的重要性与实践
    对话强调了在理财服务中理解和同步客户的情绪与价值观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不同客户对投资亏损的反应,说明了客户的情绪和态度其实是其内在价值观和信念的映射。教导理财经理如何通过认同、理解、尊重、接受和喜欢五个层次与客户的情绪和价值观进行同步,从而建立信任和深层次的客户关系。同时,指出理财经理应克服非黑即白的思维限制,学会在多个层次上理解和接受客户的不同观点,以此提高服务质量并促进客户关系的快速发展。
思维导图
原文
所以第二个部分,我们来分享的就是:成功的金融销售需要亲和力。所以刚才我讲到说,我们怎么样让客户感觉好,怎么样让客户喜欢你。但是很多同事可能不知道,说:“我怎么样能够让别人喜欢我,这个事好像听起来,嗯,有点难。我是不是讨好客户就好了,我是不是对客户好一点,我多送东西给他就好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心理学家有研究表明,在心理学界,我们发现有一种东西,可以让别人很快地喜欢上你,这个东西就叫亲和力。亲和力,大家听起来好像,赵老师,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东西。那其实亲和力,我们是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定义的。什么叫做亲和力?我们在心理学的实验里面发现,人们会更倾向于喜欢那些和自己类似的人。所以其实亲和力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就是你要让客户觉得你们是一样的,你们是一类人。我这样讲,可能有些同事不是很相信,他说:“赵老师你看,我每一次,当年年轻的时候,谈恋爱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那些热情洋溢的,可能跟我个性有点不一样的,好像他们身上有我一些没有的特质的人所吸引。那你为什么会说,我会被相似的人吸引?我会喜欢这种相似的人。” 其实大家可以去仔细想想看,也许一开始,你会被那种跟你不太一样的、身上有一些特殊特质的人吸引。但是如果你跟这个人接触之后,你发现你们的三观、你们的处事方式、你们看待事情的视角是完全不同的,你还会跟这个人觉得很亲近吗?其实我们有很多经验告诉我们,哪怕你一时被他吸引,当这个人从他的三观,从他看问题的角度,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你们是彻底不同的话,那么这种亲近的感觉,这种觉得我们非常亲密的感觉,其实它也会消失得非常快。只有亲和力,我们是一致的这种感觉,才会让一段关系和一种情感可以长久地持续下去。所以同事们,我们在做营销的时候也一样,你要让客户觉得你是理解他的,你跟他是一类人,那他才会对你感觉好。这是有心理学实验去例证的。
那我们怎么样能够让客户觉得我们跟他是一样的?可能很多同事说:“赵老师,我就是一个,比如说我就是一个很外向的,我是一个 e 人,是吧。那但是我的客户,他就是很内向,他话也不多,我怎么样能够让他觉得我们是一类人?我就是不同,如此的不同。” 没有关系,其实我们有一些技巧是可以去做到的。我们要进入别人的频道,其实通过模仿,通过去抓一些关键的身体语言就可以。我们这里面讲了一句话:行为反映内在的模式,所以你只要观察并且临摹对方的行为,你就可以进入别人的思考模式。所以在心理学里面我们发现,当我不知道对方的内在的时候,有的时候通过模仿对方的一些行为、语言,我们其实也可以部分地去捕捉到这个人的内心所想。所以大家带着这一个想法,我们进入到后面的一个学习。
好,那首先,为什么我们通过模仿对方的行为、外在,我们就可以理解他的行为?这个其实是跟我们的大脑相关的。我们人认识世界,是通过我们的视觉、通过我们的听觉、通过我们的触觉,还有我们的味觉、嗅觉。所以我们是通过我们的感官,然后去了解整个世界的。那这些感官进入到我们的大脑之后,它也会以相应的信息留在我们的大脑中。当我们以后再去遇到外在的一些事情、一些信息的时候,我们就会调动大脑中的这些感官的信息来处理。那我举个例子,嗯,所以大家去想一想,我们现在来拼写一个英文单词,这个英文单词叫做 “Merry Christmas”(圣诞节快乐)。大家想想看,如果我要你现在拼写这个单词,你会怎样来拼写?我们会有三种人:第一类人,他在拼写这个英文单词的时候,他的脑海中会浮现出画面,他会看到这个英文单词就在他的脑海中,所以他会照着脑海中的画面把每个单词写下来。还有一些人,可能他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圣诞节的那种驯鹿、圣诞老人的那些场景,花环等等,这些场景画面会在他的脑海中。那么第二种人,他不是通过这种画面感来写这个单词的,他在拼写时,是在听这个音,比如说 “Merry Christmas”,那这个发音是怎样的,他通过发音去拼写单词,有一类人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那么还有一类人,像赵老师就是这种人,我脑海中没有画面,然后我也不会听那个发音,我必须要靠手去写,当我手写的时候,那个感觉会自然而然地流动出来,我就会把那个单词写下来。其实这个就代表着,我们去吸收外界信息、学习的三种不同的模式。那如果你能看到这个单词的这些同事,说明你的视觉是非常强的;那你能听到发音的这些同事,你的听觉能力是很强的;那像赵老师这样,我必须要靠手的感觉去写的,那你的感觉的这个系统是很强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优势感官,就是我习惯用这个感官去处理信息。以此,我们就可以把人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就是视觉型的人,这种人处理信息就像我刚才讲的,他更擅长用眼睛看到的去处理,更擅长调动他的视觉神经;那么第二种人,就是听觉型的,他更擅长用听力的部分去处理信息;那第三种人就是赵老师这种人,感觉型的,我更擅长去体会感受,我更擅长去捕捉情绪。
那这三种人,其实我们在看客户的时候,是非常容易分辨出来的。你只要看他的行为,听他说话的声音等等,你就可以看出来。那么对待这三种人,我们去营销的模式,我们去讲话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第一个步骤就是我们需要去判别客户是哪种类型的人。在这里做一个小小的提示,在生活中,视觉型的人占比是最高的,他大概占到我们人群的 70% 左右。所以大部分时候,可能我们都需要用视觉去沟通。而且,其实视觉是可以帮助我们在很多的记忆、背诵的这种场景,它是非常有用的,视觉是最快的,它是学习信息最快的;那感觉是最慢的,但是感觉有优势,感觉的优势就是它一旦记住,不容易忘记,视觉就是它来的快,但是如果你不加以巩固,它可能会忘得也快。所以我知道,我们做金融的人学习很多,考试很多。在这里插一句,如果大家日常想要去考一些试的时候,你觉得我总是记不住,你用这样的方式,你可以试着看一页书的时候,然后闭上眼睛,在脑海中重现这个书的样子,上面的文字写在哪里,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你的背诵变得非常快。但是如果,你不是一个突击的考试,你希望这个东西,牢牢地印在你的心海里,牢牢地记住它,那有可能你就需要借助一些手写的这种方式,去记忆那个感觉,调动情绪,它才能够记得更深刻。
好,所以接下来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不同客户的类型要如何去识别,然后我们如何去引导这样的客户。那么视觉型的客户,其实大家可以去理解,我们视觉的这个神经在哪里,我们视觉的神经,其实是在我们的脖颈这里,这个地方叫做枕叶。所以我们看一些武侠小说的时候,它就会讲说,我,比如说这个高手,想要去突破一个地方的时候,他就会在守门人的后颈之处狠狠的这样斩上一刀。那当你去斩这一刀的时候,你会有什么反应?大家可能会有感觉眼冒金星,是不是?那这就是我们的视神经被短暂地切了一下,所以他会眼冒金星,会眼前一黑,就会晕过去,是吧?那所以,我们的这个连接我们的视神经的时候,其实是靠我们的眼球去连接我们的眼,我们的眼球和我们的这个神经,大脑的运作其实是有关系的。所以一会我还会跟大家讲说,我们看眼球其实也能分辨很多信息。那所以当我们的这个视神经要去连接的时候,其实它的眼珠的方向是相反的,它是要向上的。那所以这样的话,我们整个在调动视神经的时候,像赵老师现在在调动视神经,所以大家可以观察到,我的手会不自觉地往上放,这个就是你控制不了的,它就是你的身体机能决定的。所以你去看这种视觉型的人,他的手势通常都很高。但是我日常讲课,可能我更喜欢把手放在下面一点,那这就是感觉型的人,他的手势会偏低一点。所以我们其实去看手势,就可以分辨这个人的类型。一个手势非常高的人,然后他的呼吸也比较浅,他会聚焦在胸的上半部,这种人通常是一个用视觉比较多的人。而且这种人,手上动作是比较多的。因为视神经的人往上看的时候,通常他是会比较乐观的,是比较乐观的,他能看到很远的地方,看到未来美好的景象,所以他们很活跃,然后思维很快,行动非常敏捷,说话的声音也会比较大,比较响亮。然后这种人,因为他能看到很远的地方,他的目标感会很强。那因此,你在跟他讲话的时候,千万不要啰嗦,他受不了啰嗦,他需要你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你的目的是什么,他不喜欢你冗长的讲话。那因为他的视觉很强,所以他很讨厌那种乏味的、冗余的东西,他喜欢那种很多变化、色彩明亮、线条感比较强,然后非常美丽的人或者事。所以大家可以去思考一下,你们可以判断一下,自己是不是视觉型的人。比如说有些女同事,你去买首饰的时候,你非常喜欢布灵布灵的,亮闪闪的,只要你看到这种闪亮的东西、漂亮的东西,你就会忍不住:“好喜欢,我一定要买它。” 那你就很有可能是个视觉型的人。但是你像赵老师是感觉型的人,我就不会如此哈,我对布灵布灵的东西,一点感觉都没有。所以这个其实就是我们的感觉系统所带给我们人不一样的感觉。
好,所以当你看到一个客户,他是视觉型的人,那还可以从哪里判断?从他说的话。当我们去讲一些语言的时候,你用哪一个感官比较多,你的语言里面就会带出这种感官的用词。比如说视觉型的客户,他会用很多和视觉相关的词,比如说:“你有没有资料让我看一下。” 那他会用 “看”。他说:“这个方案看起来还不错。” 那如果是感觉型的人会怎么讲?他会说:“,这个方案感觉还可以。” 他会用 “感觉”。但是用视觉的人,他就会说 “这个方案看起来还不错”。听觉的人会怎么说?他会说 “这个方案听起来还不错”。所以这个就是非常奇妙的,人在用词方面就会体现自己的感官。他说:“我无法想象,我万一得了阿兹海默症。” 他说 “想象”,其实他也是一个画面,所以这种词汇里面带着画面感的,通常就是一个视觉型的人。他说:“这个沙龙让我很清晰养老保险的观点。”“观点” 这个词里面就有视觉的词,“观” 就是一个看的意思,所以它是一个视觉的词。“清晰”,它也是一个视觉的词。所以这整个句子看起来是很隐晦的,但是这是一个视觉型的人才会讲的话。那么他说:“这儿的布置真的很让人赏心悦目。” 那这个也是一个视觉型的人。所以大家可以想想看,如果是感觉型的人会怎么说?,他会说:“,这个地方感觉好温馨。” 他不会说 “这个布置让看起来赏心悦目”。所以大家其实通过客户日常跟你讲话的方式,你就大概能够知道这个客户,他是一个擅长什么样感官的人。
好,那这个是视觉型的人。所以我们对待视觉型的客户,你要怎么去对待他?第一个就是你说话要把目标放在前面。所以如果这个客户是视觉型的,你上来一定要告诉他说:“今天我们要干几件事情,那么这几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然后,你要简明扼要地把重点给他讲出来,这是第一个。那么第二个,就是他们很厌倦这种无聊的环境、凌乱的环境,所以你的理财室、你的办公室一定要收拾得很漂亮。所以大家一定要至少要干净整洁,那如果你可以去摆一些花,去做一些装饰,让他感觉舒适,让他感觉温馨,那这个可能对他们来说会更好一点。所以你需要一个看起来漂亮的这样的一个环境去跟他们谈。那么第三个就是,不要妄图只靠语言说服他们,因为他们听力去接收信息是很少的,他需要用视觉看到。所以这个就是,我在一线去跟很多同事上课的时候,我反复强调,我说大家一定要准备销售垫板,而且它最好是彩色的,它最好还是塑封封得很好的,然后放在一个精美的夹子里面,你可以打开的。那么为什么我在一线的时候,会反复强调这件事情?其实就是因为大部分的客户,他是视觉型的,他们就是需要这样视觉的东西去刺激他们。所以同事们,这个东西,一定要去准备起来,这个就是适合视觉型客户的营销的模式。
好,我们来看听觉型。那么听觉型的人,他的呼吸比较平稳。所以听觉型的人,其实赵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出来,为什么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听觉型的人在听我的课的时候,他们经常会这样,托腮。就是我们有的时候,听觉型的人会很容易被人误解。就他可能在上课,或者是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他就会这样拖着他的下巴,然后好像看起来是有点心不在焉,目光也没有看着你,目光看向远方,对吧?所以很多人会觉得:“,他是不是不够认真,他是不是没有在听我说话?” 其实这个是我们误会了听觉型的人。当他这样托腮的时候,其实他在很认真地听,只是他的眼神不在你的身上,但没有关系,他的听觉是最强的,所以他喜欢用听力来吸收信息。所以在赵老师的课堂上,如果我看到一个同事托着腮,然后目光飘向了远方,我完全不会觉得他走神了,他有可能正在用力地听我讲课。所以这个是听觉型的人。那我们如果在网点跟客户在谈话的时候,你发现:“,他把这个手托起来了。” 说明这个客户是一个听觉型的人。那这些人,他很喜欢表达,他甚至会让视觉型的人觉得他太啰嗦了。所以同事们,如果你有一些客户,让你觉得他无比的啰嗦,而你又是一个视觉型的人,那么有可能这个客户就是一个听觉型的人。而且,听觉型的人是非常非常在意细节的,也是非常在意音色的。因此,我们给听觉型的人讲话和打电话的时候,拜托各位,千万要把音调调得高一点。如果你的嗓子有点不舒服,吃颗喉糖,就是你的声音一定要好听,你的声音不好听的话,对方可能会挂电话比较快。所以,这个是听觉型的人很有意思的一点。
而且,他们非常喜欢事物有节奏。那么这就要求你在跟他讲话的时候,逻辑一定要强。如果你的逻辑不够强,听觉型的人会受不了。因此,不管是对客户还是对领导,如果你发现他是一个听觉型的人,你就一定要讲 1、2、3、4,第一是什么,第二是什么,第三是什么,第四是什么,让他觉得你很有逻辑才行。而且他们很怕吵,所以如果你的网点人山人海,非常嘈杂,这个听觉型的客户是不会久呆的,他会很快走掉。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隐蔽的环境。因此,如果你的客户,特别是大客户,他是一个听觉型的,而你的工作环境又是很嘈杂的,那我就会建议大家,不妨约在咖啡馆和他见面,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这样会比较好,因为他难以忍受噪音。他非常注重按部就班,很注重程序和步骤。
讲到这个,我就会想起有一个案例。去年有一位我的学员咨询我,他有一个客户。他说这个客户他搞不清楚为什么,他第一次跟这个客户接触的时候,客户看起来也是挺喜欢他的,但是后面他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这个客户就抛弃他了,然后就去找了另外一家机构的一个客户经理服务他。服务了一阵子之后,这个客户又回来找他。就是这个客户,永远找不到他心仪的那一个理财经理。然后我就跟他沟通了一下,后来我就发现,这个客户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听觉型的人。所以我就问这个客户经理:“这个客户是不是很强调细节?” 他说:“对,这个客户很强调细节。” 我说:“这个客户是不是,比如说,你去跟他介绍些产品或怎么样,他可能会问很多很细节的东西,还会管你要材料,他有可能会把这个材料带回去,仔细研读?” 他说:“对,这个客户是这样的。” 这个客户,是一个非常非常重听力型的客户,就是说可能一般人不会做到他这样。所以你在跟他沟通的过程中,比如说,只要你信息告诉他的不够及时,一些变动通知他不够及时,然后一些小的细节你没有告诉他,他都会感觉很不好。所以对于听觉型的客户也好,领导也好,身边的人也好,其实最简单的一个方式,就是事无巨细。你只要有一些变化,有一些小的细节,都马上去响应他,告诉他,那他就会感觉很有安全感,感觉会很好。所以我当时给这个理财经理建议,就是说:“我说之后你所有的一些小的事情,你千万别自己觉得说‘这个事不重要,我就不通知客户了’。所有的小事,哪怕小到去 APP 上抢一个 1 分钱的红包,我说你都要告诉他。虽然他也许不一定会去抢,但是这个过程,会让这种客户感觉非常舒服、很安心。” 那么第二个就是,一定要讲话有逻辑和条理。他们很在意逻辑条理和程序的事情,如果你告诉他是按这个程序去做事,后面千万不要轻易去更改,那这种更改会给他很不安全的感觉。所以这是对待听觉型的客户,我们要特别注意的。
所以他们经常会说的一些句子是这样的:“你再跟我说说,那个客户老年之后的状况。” 他会跟你讲用 “说”,然后会用 “听” 这样的一些词语在里面。所以,经常使用 “说” 这个字眼的客户,就是一个听觉型的客户。他说:“我想听听这个计划的细节,这个计划听起来还不错,好,找机会我们再仔细谈一谈。然后这里太吵了,你换个地方跟我说明吧。” 所以,当客户表达出对于环境声音的一些敏感,表达出想要多说些话的时候,这个客户就是非常典型的听觉型的客户。所以再次强调一遍,对于听觉型的客户,要注意细节,要注意程序,要注意逻辑。
好,那最后就是感觉型的客户。感觉型的客户,他习惯用腹部去呼吸,所以他的头经常是低着的。所以大家可以去观察,有一些人走路,他的眼光是朝上的,他可能根本看不见地上的那个井盖,然后就掉进去,是吧?但是有一些人走路他却永远朝下。那这些人的手势也是在比较下端的位置,所以他们的手势可能经常就是在腰部以下。然后他会长时间静坐,这个也确实,我就是这样的人,平时可以去静坐很久,可以长时间的静坐。然后声音也是比较低沉和慢的,让人感觉是在深思熟虑。他经常会不自觉地弹出感受、经验这样的词。其实我自己就会有这种感觉哈,我经常在讲这段课的时候,讲到视觉和听觉的时候,会带出感觉这样的词语来,就是没有办法控制,这个就是写在你的大脑里面的模式。所以他很容易分辨。这种人,他比较慢热,所以他很在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受、情感。他不是很在乎你的这个东西做得有多精美,但是他很在乎我们之间沟通的感觉好不好,他会很在乎这个东西对他有什么意义,他会很在乎那种,有的时候我们说精神层面的那些东西。所以这种人就是感觉型的人。
好,所以他会经常说:“我觉得这个计划还不错,你每次都专程来找我令我很感动。” 他会表达情感。“这次培训让我掌握很多技巧”,“掌握”,所有跟行动、肢体相关的词,都是感觉型的词。还比如说:“你办事我很放心”,“放心”“办事” 也是一个行动,所以这种跟行动相关、动作相关、心相关的,都是感觉型的词。“他细心温柔”,那也是感觉型的词。“这个养老的话题让我觉得好沉重哦”,“沉重” 是一种感受,所以这个也是感觉型的人会用的词。
那所以对于感觉型的客户,他可能不需要那么漂亮的展示,他可能也不需要你讲得多么有逻辑和条理。他需要什么?他需要你们两个人之间的感觉很好,所以他需要慢慢启动,需要你们之间有一个非常好的氛围,然后再去谈才可以。因此对于感觉型的客户,不能太着急切入主题,可以慢慢的来。
所以我其实自己总结了一个我觉得适用于所有客户的、一套完美的营销方法。就是第一个,当这个客户来了以后,你要先拿出漂亮的销售垫板给客户展示,因为视觉型的人最容易走神,所以一定要一开始就抓住他。第二个,你要用非常有逻辑的语言去讲述你的逻辑,那这个可以让听觉型的人不容易走神。然后第三个,你在过程中,再慢慢给感觉型的人营造这种良好的感觉,那么他们可以慢慢进入,因为感觉型比较慢热,他不会走得那么快,但是视觉型的人会很快一开始就跑掉。所以在你不确定客户是什么类型的时候,一定要先把视觉抓住,再来抓听觉,最后顾及感觉,这个顺序才是比较合理的顺序。
好,那如果我们在营销的时候,你跟客户的沟通不在一个频道上,客户会觉得跟你虽然好像我们也没有说什么实际性的内容,也没有吵架,但是就是有一种鸡同鸭讲的感觉,就是感觉有点小小的不舒服。那这就是因为我们在用不同的感官,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比如说客户经理说:“这个方案你看怎么样?” 然后客户回你说:“哎,说实话我没怎么听懂。” 那这就是我们很常见的在一线会出现的对话。那视觉型的客户经理和听觉型的客户,如果客户说 “我再想想”,那也明显是一个感觉型的客户。
好,那如果客户经理问说:“这个方案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这是一个非常听觉的表达,然后客户说:“哎,我觉得好复杂,我感觉有点晕。” 这个客户是一个感觉型的人,他需要慢慢代入,可能你走得有点快了。所以,这就是我们跟客户不在一个频道上,我们会听到的一些句子,其实是很容易发现的,对吧?
那还有一些我们和客户之间互动的误区。比如说,视觉型的客户经理和听觉型的客户,你说:“哎,这个资料发给你看看。” 客户说:“你直接讲给我听。” 哈哈,所以这个就是不一样的。那如果是听觉型的客户经理和感觉型的客户,他说:“这是目前口碑最好的产品。”“口碑” 这个词,就是一个非常听觉的表达。然后感觉型客户告诉你说:“哎,我没有感觉好。” 当感觉型的客户说 “没有感觉” 的时候就有点糟糕了,是吧?那感觉型的客户经理会说 “快点吧”,和视觉型的客户。那么感觉型的客户经理,因为他比较慢、比较慢热,所以他可能还在找我们两个人之间那个好的感觉,“你喝不喝茶?是吧,你最近过得怎么样?你现在还好吗?” 对吧,还在聊这个。然后视觉型的这个客户着急得不行,“赶快说,找我有什么事?” 我们有的时候打电话,也会遇到这种状况,你在那扯了半天,客户直接问你说:“快说吧,你到底有啥事?” 那这个就是感觉型的你太慢热了,所以视觉型的客户等不及了。那这就是我们跟客户之间产生的一些误区。
好,所以我们再总结一下。那么和惯用视觉的客户配合,我们要注意说话简明扼要,多用一些手势,让他看到,多用一些图画、图表、颜色。然后要问他说:“你有什么看法,看看有什么遗漏的?” 跟这种听觉的客户,要用心聆听,愿意听他讲话,因为他说话其实会有点啰嗦的。然后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不要让你的声音一成不变,要在声音里面产生一些变化。可以问他说:“这个是怎么讲的?,那个是怎么说的?” 都用这样的一些词汇。可以问他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还有什么可以谈的,类似这种。那与感觉型的客户配合,就是多问问他的感受,“你到这里你觉得怎么样?到这里你觉得还好吗?” 可以这样去问他。然后让他实际去接触一些跟这个产品相关的一些人或者事。比如说,我们经常会有一些营销技巧里面讲到,说你要把那个单子拿过来给他。所以对于感觉型的客户,可能对于我来说,我会给他跟他自己本身结合起来,我会给他画一些他实际的生涯图,去帮他实际地去想象他处在那个过程里面,他的感受是什么,那样会比较容易成交。那么讨论事情的时候去问他说:“你觉得会怎么样?感觉会顺利吗?” 就是类似这样的一些问句。
好,那这就是对于三种不同感官类型的客户,我们可以用的一些技巧。
好,那但是我要提醒各位的是,并不是说客户擅长用这个感官,他就一定会用这个感官。大部分人的状况是,这三种感官我们都在用,而且你会在不同的场合里面,可能会更加多地用某一个感官。所以有可能,比如说,你是一个视觉和听觉都很强的人,有可能你在工作的时候,你会调动视觉比较多。但是在你放松的时候,有可能你就会用你的听觉比较多。所以这个,其实我们不要靠一个类型去定义客户,我们需要去观察的是,在这个当下,在这个场合里面,客户用的是什么样的感官,你就用什么样的感官去配合他。
那有的同事可能说:“赵老师,我还不是很熟练,我还不是很熟悉,我怎么样能够去快速地捕捉到客户用什么感官?” 这里教大家另外一个小方法,叫做 “观眼知心”。就是我们看眼球转动的方向,就可以知道客户现在在用的是什么感官。刚才我跟各位讲,我们的视神经大概是分布在我们的颈后,这里叫枕叶。那我们的听觉的神经,它是在我们的两侧,这个叫颞叶。然后我们的感觉神经,其实是在我们的头顶,叫做顶叶。当我们的大脑去调动这些信息的时候,眼珠会跟着我们的信息调动去转动。所以我们在调动视神经的时候,眼珠会向上;我们在调动听力的时候,眼珠就会在中间两边两侧这样走;我们在调动感觉的时候,眼珠会向下,因为它要连接我们的顶叶。所以这个就是眼珠的方向,就代表着这个人正在调动的感官,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客户眼珠的方向来判断。
那么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人,我们的大脑其实左右半区是分担不同的功能的。所以大家就看着赵老师的脸,那你就可以去判断一下,你的这一个客户的眼珠在什么方向。那如果你看着我的脸,就是从你的角度看的右边,你的右边其实就是创造区,你看到的左边它就是一个记忆区,这个就是跟我的整个脸是完全对照的。所以你看到创造区的话,就是客户的眼珠,他在往这边转的话,不管是向上、中间还是下面(涉及触觉时),那么其实这个客户这个时候,说明他在对这个信息做一些加工。当这个客户对一些信息做加工的话,要么就是他在想象未来,要么就是他在说谎。所以如果你在问他过去的事情,客户的眼珠在朝这边转,那你就可以判断客户没有讲真话。但是如果你在跟他讨论未来的时候,客户眼珠往这边转,那说明客户真的被你带入了那个场景。同样的,如果你在这边(记忆区方向),那我们就可以看到说这个客户往这边上面去看的时候,说明他脑海中想到了过往的画面;他如果是在中部去转,说明他听到了一些过往的声音;那么如果他在往这个左下去看的话,说明客户有一些自言自语,他内在有一些自言自语,就是说这个客户在内在对话。
所以,这个其实我们通过看眼珠,就能判断客户的感官类型 。我们常说,当看到一个人眼珠滴溜滴溜转的时候,这个人很有可能在说谎,原因就在于,当他的眼珠滴溜溜转时,很可能是先从过去调动一个记忆,然后把它放到未来去创造,叠加一些内容去编造,所以他的眼珠就会左右来回转。因此,当你看到一个人的眼珠在左右来回转的时候,有可能他真的在做一些创造,所以有可能他在说谎,也有可能他在想象一些美好的未来,这也是我们可以去判断的。
这里也要提醒一下,世界上还有 30% 的人是反过来的,即他的创造区可能在另一边,他的记忆区跟大家相反。所以,如果你想判断这个客户是不是属于这种情况,你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问他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比如说 “今天怎么过来的” 。当他去回忆的时候,这个应该不会骗你,所以当他回忆的时候,你就能看到他的记忆区在哪边,那么另外一边就会是创造区。
所以,很多同事觉得自己不会察言观色,其实通过观察客户的眼珠,包括我前面讲到的他的手势、他的语言等等去判别,渐渐地你会发现,自己会成为一个非常敏锐的人。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验,我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从一个不会察言观色的人,变成了一个很擅长观察别人的人,大家也可以去练练看。
好,经历了前面所有这些之后,在对话中还有一些方法,可以快速让客户觉得我跟他是一类人,甚至不需要知道这个客户是什么类型,我仍然可以让客户有这样的感觉。这种方法叫做 “同步”,这也是一种心理学技术。心理学技术里面的同步,就是说当客户的语言、肢体动作、情绪感受等各个方面,我跟他保持一致。当我观察到他有这样的反应,我跟他保持一致的时候,就如同我们在路上逛街走路,如果我跟这个人感觉比较好,对他比较亲近,慢慢你就会发现,你们走路的步伐都是一样的,我们会不自觉地同步。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走快或者走慢,你都会觉得有点不舒服。同步就是按照这个意思来的。所以在亲和力建立的过程中,在让客户感觉比较好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你不需要去判断这个客户是什么类型的人,只要配合他现在的表现,依然可以做到让这个客户对你感觉很不错。
第一种同步,是语音、语调和速度的同步 。比如说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说话的语气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注意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一个非常安静和肃穆的场合,忽然有一个人欢天喜地、大声喧哗,是不是会觉得跟这个场合格格不入?又或者说,大家都在积极、欢快地畅想未来,都非常有热情,在那边欢声笑语,这个时候,忽然有一个人发言,用非常低沉的声音、非常老套的腔调来进行一些分享,说一些非常低沉悲观的话,你会不会觉得这个人很扫兴,一下子破坏了氛围?所以,这就是声音的魅力。
我以前经常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你今天被老板骂了一通,非常沮丧地走在下班的路上,这个时候,你的好朋友突然欢天喜地、热情洋溢地过来拍你一下,说:“哎,今天晚上去哪玩?” 就这么高兴地跟你说话,或者他问你:“走吧,跟我一起去玩吧。” 你会怎么回答他?你可能会很下意识地直接回答他:“算了,我不去。” 但如果他注意到你的状态,语音语调降下来,语速变慢,过来说:“哎,你怎么了?晚上要不要一起出去?” 你的感觉就会不一样。
再比如,如果有一个客户,他的银行卡丢了,很着急,打电话过来说:“哎,请问一下,我的银行卡丢了,我该怎么办?” 他的语速很着急、很快。但如果这个时候接待他的同事说:“,客户,你放心,没有事的。” 用非常慢的语速、非常平淡的声音去回复客户,这个客户有可能会更着急,因为客户觉得你根本不理解他的感受,一点都不着急,甚至会觉得这个工作人员在敷衍他。其实,我以前经历过很多投诉案例,都是因为两个人的频道没有对上。其实这个同事并没有恶意,但客户会有很多不好的感受。
所以,怎样的语调和语速是最好的?其实跟客户一致的语调和语速就是最好的。所以,如果这个客户讲话音调比较高,说话速度比较快,你第一步要做的是,尝试跟上他的速度和声调,用他的速度和声调去讲话,他就会比较舒服。当然,你可能会想:“赵老师,我想让这个客户慢一点,因为他太快的话,可能不利于我们去营销或者怎么样。” 即使是这样,你第一步要做的仍然是跟他去同步。当你跟客户同步之后,再慢慢改变你的速度,你们同步一阵子之后,当你改变的时候,客户会来跟随你。这是心理学里面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当我们先跟对方一样,之后我们再发生改变,对方就会跟着变。所以,同步绝对是第一步的。包括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说话速度的快慢,甚至说话的节奏,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注意的。
第二个是言语文字的同步 。首先,客户会有一些专业用语、口头禅、流行语,最好你也要知晓。因为我们习惯用一些专业用语,但很多客户可能不知道。所以,在客户习惯用我们的专业用语之前,我们尽量判断一下客户是怎么讲这个词的,然后我们就要用跟客户一样的词语来描绘。比如说,在一些地区,大家会把 “定期” 叫做 “死期”,可能对有些同事来说,“死期” 这个说法听起来很不舒服,但如果你的客户这样讲,我们也要这样讲,用客户喜欢的词。
大家可以想想看,在一些外资行或股份制行工作的同事,说话时可能会不自觉地中文夹杂英文。但对于一些传统行业的客户,比如一直在大国企工作的客户,听到这种中英文夹杂的表达,可能会非常反感,觉得 “洋不洋,土不土”。有些地区的客户,甚至对这种事情极为反感。我记得前两天有一件事,非常有意思。有一位老师在跟客户汇报材料的时候,不自觉地说 “这一趴那一趴”,“趴” 就是 “part” 的意思。这位北方客户就问:“哎,为什么你们讲话都会说这一趴那一趴?发现你们几个老师都在讲,这个趴是 part 的意思吗?” 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样的口头禅,但客户不太理解。所以,这些小小的用语,我们要注意。
其次,我们会去响应客户的一些视觉、听觉或者感觉的用词。看客户怎样表达这类用词,我们就配合客户,用相同的用词去表达。他用视觉型的词,你就用视觉型的词;他用感觉型的词,你就用感觉型的词。我们用相同的文字表象系统去回应客户,也许你们俩讲的不是一模一样的词,但只要发现他用的是某种感官类型的词,你就用同类型的词,这也是一种同步。所以,我们要注意客户言语中的表达,然后用他的词。当我学习了这一心理技术之后,在和很多同事对话时,我就会很注意这一点。我经常发现一些敏锐、优秀的销售人员,在跟我讲话的时候,如果我用了某些用词,他后面的用词就会按照我的来。这是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养成的非常优秀的职业素养。所以,如果你自己日常不太注意这一点,也可以在工作中关注一下客户是怎样讲话的,尝试用他的语言去跟他说话。
第三种方式是身体姿势的同步 。可供配合的身体语言有很多种,比如眼神、手势、头部的倾斜角度等等。举个例子,在很多场合,我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客户进到理财室之后,表现出一种非常防备的状态,或者在谈话过程中,慢慢把手抱起来,甚至翘起二郎腿,整个人往后一靠,靠在椅子上。我发现,有些同事太急迫了,太想把产品销售出去,会做出这样的动作:把椅子往前拉一下,身体前倾,想通过更多的语言、更多的描述,让客户接受、改变观点。但实际效果如何?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会发现客户可能又往后退了一步。其实我们前倾的行为给客户带来了压迫感,所以客户又倒退了。
因此,在身体姿势的同步上,我建议大家可以反过来做。比如,当你看到客户手已经抱起来,腿已经翘起来,开始往后靠了,这个时候如果你再往前,客户可能会逃无可逃,甚至拔腿就走。这意味着客户感觉到有一点点不安全,有一点点防备。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反而要适当调整,你不用像他那样完全瘫在椅子上,但身体也可以稍微向后一点,或者至少不再前倾,这样就给了客户一个容纳的空间,让他感觉到安全。之后,观察到他的手又放下来了,整个面部表情又放松了,我们可以继续往前。
除了身体的前倾或后撤这样的姿势,还有一些可以去模仿。但这里要特别提醒,我们这种模仿,不是客户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比如客户在那抓耳挠腮,我们去模仿,客户可能会生气。有些客户身体可能有不便,你刻意模仿人家走路等行为,人家也会很生气。这种同步,其实是一种状态的同步。比如说,客户讲话时脚交叉起来,你不一定像他一样去翘二郎腿或交叉,但可以把手小小地交叉一下,这也是一种同步。客户开始讲话时手放在桌子下面,讲着讲着拿上来了,这是一种放松、接受的表现。你一开始习惯把手放在上面,看到客户手在下面,也可以把一只手放下去,等到客户手抬上来之后,你再把手抬上来。再比如,你听到客户讲话时头稍微有一点点歪,你也可以像他一样头稍微歪一点去配合他。如果是服务标准允许的话,对于托腮的听觉型客户,你不一定要明显托腮,但可以把手拿起来放在下巴下面,做一个虚脱的动作,既满足服务标准,又响应了客户。所以,身体姿势的同步,就是看客户的状态,我们去有所呼应,不一定完全一模一样。
第四个是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情绪的同步 。这一点需要大家练习,也需要有同理心才能做到。那么,什么叫做价值和情绪的同步?首先大家要理解,我们的情绪是怎么来的。我们的情绪和态度,其实只是一个映射,是我们内在的价值观和信念的影子。
举个例子,这两年很多同事可能会遇到客户因投资亏损而产生较大情绪的情况。因为这两年资本市场表现不太好。面对投资亏损,有些地区的客户其实没有太多情绪。为什么这些客户没有那么多愤怒情绪?因为他们有一些基本信念,知道投资是自己的事情,不是让银行兜底的,也知道投资会有盈有亏,他们的价值观就是投资的浮亏都是自己的事。但有些客户的价值观是,自己无法为投资负责,银行要为自己的投资负责,他们的信念就是在银行投资只能赚钱,不能亏钱。当客户有这样的价值观时,表现在情绪上,就会觉得自己受骗了,所以会很气愤、很生气,态度也会很恶劣、很糟糕。
我们会看到很多客户有一些不理智的表现。那什么时候他们会回心转意?比如前几年理财发生回撤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客户出去转了一圈,当他的信念和价值观被颠覆,终于知道现在所有银行理财都不保本之后,才能够重新心平气和地来做理财。但有些客户可能非常固执,坚持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 “现在的银行都是骗子” 的结论,从此以后再也不买理财,只做存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客户底层的价值观和信念是不一样的。
在投资上,很多客户也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信念。比如有些客户的信念是,只要不投资就不会亏损,只要不亏损就是优秀的。但有些客户的价值观是,人生一定要去做一些有突破的事情,虽然有风险,但也有机会。不同的态度和价值观,在情绪和态度上会有不一样的表现。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不管客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情绪如何,都要尽量在这件事情上跟他们同步,即认同他的情绪。也许你不认同他的价值观,但可以认同他的情绪。很多同事会觉得做不到,心想:“难道我要跟他一样,觉得银行就该全部保本,觉得理财都是骗人的吗?” 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业务就做不了了。其实,这里涉及到很多同事自身的一个限制性信念,这也是我在一线经常看到的。很多理财经理工作习惯中存在的限制性信念就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认为对于客户的认同,只有认同和不认同两个选项;对于产品,只有产品好和不好两个选项,没有中间地带。但真实情况是,不管是客户的态度、情绪,还是信念和价值观,又或者我们对事物的看法,都是有很多层次的,在 0 到 100 分之间,存在 1、2、3…… 一直到 60、70、80、90 等。甚至对于一个人优秀与否,都很难画一条明确的线来界定。所以,我们要理解,对于客户情绪和价值的认同,有很多层次。
最低层次,你可以说 “我承认” 。客户可能有很大的脾气、很大的火气,也许你不觉得是自己的错,觉得当时销售合规、提示到位,但你可以承认客户有生气的权利,承认这件事确实让很多客户感觉不舒服。当你能够承认时,客户就已经感觉好多了。
第二个层次是 “我理解” 。不仅承认,而且能理解客户为什么生气,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有些客户一点风险都不愿意尝试,我们可能会觉得 “你现在不尝试风险,将来存款利率越来越低,会吃大亏的,我这是为你好”,但我们没有理解客户为什么会这样。所以,第二个层次是要表达 “我能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想,毕竟赚钱不容易,难免如果有些波动出现,自己也接受不了”。当说出这样的话,客户就会感觉好多了。
第三个层次是 “我尊重” 。虽然承认、理解,但有些人的看法可能真的很难理解。不过没关系,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要非常尊重客户的看法。要让客户知道,他有这种想法、观点、投资逻辑、态度,你都很尊重他。
还有一个层次是 “我接受” 。要接受客户的怒火、现在的状态。有些客户明明看起来很急迫,保险不买未来有很大风险,而且迫在眉睫,可就是不做。从价值观和情绪上,我们要同步表达 “虽然我这样觉得,但我接受你有这样的想法,接受你现在还没有做好准备”。因为有时候客户可能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原因在阻碍着他,就像我们自己,有时候觉得该努力、该改变了,甚至觉得事情迫在眉睫,但就是有一些未知的原因阻碍着自己,这其实跟潜意识相关,这里不做详细讨论。但我们要尊重、接受客户有时就是这样。然而,当你接受之后,客户反而可能快速做决定了。因为当没有外在压力时,客户躲避、想逃开的愿望变小,反而更有可能行动。
最后一个层次是 “我喜欢” 。当客户有一些想法或观点表达时,我们要试着告诉客户 “我太欣赏你这个想法了,我太喜欢你这个做法了”。当客户能够感受到他的情绪和价值观与你同步呼应的时候,这是最高层次的同步。在这个阶段,他可能会觉得你是他的灵魂之友,即使只见过两三面,也会把你当作莫逆之交。
所以,同步的魅力就在于此。很多同事可能认为要一直靠时间跟客户相处,这确实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如果能做好同步,跟客户一见如故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我自己就有很多这样的经验,有些朋友跟我可能只见了一面、两面,第一次见面时,他们就慢慢把心里话,甚至很私密、从未跟别人讲过的话都告诉我、跟我分享。其实这就在于我在谈话时会用心观察他们,用他们舒服的方式、语言、姿势跟他们对话。所以,大家可以回去练习这种同步技术,我个人认为它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心理技术。
赵倩
金库网认证讲师
赵倩老师是零售金融营销管理专家,拥有十六年金融行业从业及咨询培训经验,曾在多家银行进行效能提升、网点转型、特色支行、财富管理类培训。
  • 要点
    在金融销售中,如何让客户喜欢上你,亲和力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亲和力是让人们很快喜欢上你的关键因素,在心理学研究中发现,人们更倾向于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因此,在营销时,通过展现与客户相似的亲和力,让客户感觉你们是一类人,这样才更有可能建立长久的良好关系。
  • 要点
    为什么人们更容易被相似的人吸引,而不是那些个性迥异的人?
    虽然初期可能被具有特殊特质的人吸引,但当发现对方与自己在三观、处事方式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异时,那种亲近感会迅速消逝。只有当双方具有相似性,即亲和力,这种感觉才会持久。
  • 要点
    如何在营销中运用亲和力,使客户觉得与你是一类人?如何识别客户属于哪一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即使自身性格与客户不同,也可以通过模仿对方的行为和身体语言来进入客户的思考模式,这样客户会觉得你是理解他并属于同一类人。例如,观察并模仿对方的行为、语言等,可以捕捉到对方的内心所想。可以根据客户的行为特征判断其类型,如视觉型、听觉型和感觉型。视觉型的人占比最多,他们通过眼睛获取信息较快但可能遗忘率也高;听觉型的人善于听取声音记忆;感觉型的人则依赖于情绪和感受。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应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和讲话方式,比如视觉型客户通常喜欢高手势、乐观积极的内容,不喜欢冗长讲话,喜欢变化多端且色彩明亮的事物。
  • 要点
    为什么模仿对方的行为有助于理解他们?
    这是因为我们认识世界依赖于多种感官,这些感官信息进入大脑后会留下相应印象。当我们遇到新信息时,会调动大脑中储存的相关感官信息来处理。因此,通过模仿对方的行为,我们可以部分了解其内在世界。
  • 要点
    如何从客户说话的方式判断他们是哪种感官类型的人?如何针对视觉型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和营销?
    通过客户在语言表达中频繁使用的词汇,可以判断其感官类型。例如,视觉型客户会使用很多与视觉相关的词语,如“看”、“清晰”、“赏心悦目”等;听觉型客户可能会说方案听起来不错,感觉温馨;感觉型客户则可能关注环境的氛围,如“感觉好温馨”。首先,说话时要将目标和重点放在前面,简明扼要地讲解重点。其次,提供一个干净整洁、布置漂亮的环境,因为视觉型客户不喜欢凌乱的环境。最后,不要仅依赖语言说服,要准备彩色且高质量的销售资料,以视觉方式刺激他们。
  • 要点
    听觉型客户的特点是什么?如何与其有效沟通?对于听觉型客户,如何避免让他们感到不被重视或不安?
    听觉型客户在听讲时呼吸平稳,可能表现出托腮、目光飘远的特点,但实际上他们在认真听取信息。与听觉型客户沟通时,需要保持高亢的音调并注意语音品质,确保他们能舒服地接收信息。同时,逻辑性强的表达方式更适合他们,避免嘈杂环境,并尽量按照程序和步骤来沟通。对于听觉型客户,要事无巨细地关注他们的需求,及时通报任何变动和细节,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安心。此外,讲话要有逻辑条理,遵循既定程序,一旦承诺按照某个步骤操作,就不要轻易更改,以免造成客户不安全感。
  • 要点
    感觉型客户在行为习惯上有哪些特点?
    感觉型客户通常习惯用腹部呼吸,头部常低着,走路时眼光向下,手势也在腰部以下的位置。他们喜欢长时间静坐,声音低沉且节奏缓慢,常使用诸如“感觉”这类词语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这类客户较为慢热,非常注重人际关系中的感受和情感,而非事物的精美程度或逻辑条理。
  • 要点
    对于感觉型客户,在营销时应该如何处理?
    在面对感觉型客户时,不应过于急切地切入主题,而应先营造良好的氛围并慢慢引导他们参与进来。营销时可以采用漂亮的销售垫板吸引视觉注意力,并用有逻辑的语言讲述产品优势以吸引听觉型客户。同时,针对感觉型客户,要关注他们对整体感觉的体验,例如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舒适和被重视。
  • 要点
    在营销过程中,如何避免与不同感官类型的客户沟通上的误区?
    针对视觉型客户,应简明扼要地说话,多用手势和图表等视觉元素,询问他们的看法以确保信息接收无误。对于听觉型客户,要用心聆听他们的讲述,使用丰富多变的语气和语调,鼓励他们表达意见并补充信息。而对于感觉型客户,需要多询问他们的感受,结合实际情境帮助他们体验产品,并通过提问“你觉得会怎么样”、“感觉会顺利吗”等来了解他们的预期感受。
  • 要点
    如何快速判断客户正在使用哪种感官?
    可以通过观察客户的眼球转动方向来判断其正在调动的感官。视神经分布于颈后枕叶(视觉),听觉神经位于两侧颞叶(听觉),感觉神经位于头顶顶叶(感觉)。当客户调动某一感官时,眼珠会相应地向上、中间或向下转动。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客户脸部左右两侧区域(创造区和记忆区)来推测客户当前的心理活动和记忆回溯情况。
  • 要点
    通过观察眼珠转动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状态吗?
    是的,通过观察眼珠转动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感官和可能存在的心理活动。例如,当眼珠滴溜溜转动时,这个人可能在说谎或进行想象,因为他们可能会从过去调动记忆并叠加未来情景来编造故事。
  • 要点
    如何区分不同人的创造区和记忆区位置?
    大约30%的人与主流方向相反,他们的创造区可能在另一侧。要判断这类人的情况,可以询问他们一些简单问题,如如何到达今天的场合,通过回忆验证其记忆区位置。
  • 要点
    如何快速让客户感到与自己相似并建立亲近感?同步的具体应用方法有哪些?
    使用心理学技术中的同步策略,即在对话中与客户在语言、肢体动作和情绪感受等方面保持一致,如语音语调、速度等同步,使客户感觉与你更加亲近和相似。同步包括语音语调和速度的同步,以及在特定情境下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以匹配客户的情绪和氛围。例如,在客户情绪低落时,应降低语速、改变音调以适应客户的情绪状态,从而让客户感到被理解和接纳。
  • 要点
    言语文字同步的重要性是什么?
    言语文字同步有助于建立与客户的共鸣,包括使用客户熟悉的专业术语、口头禅和流行语,以及响应客户表达方式中的视觉、听觉或感觉类词汇,用相同的文字表象系统回应客户,以增强沟通效果和亲和力。
  • 要点
    在与客户交流时,如果客户表现出防备状态,我们应如何调整自身的行为以缓解这种紧张气氛?
    当发现客户表现出防备状态,如手抱起来、翘二郎腿、身体后靠时,我们不应该急于靠前推销产品。相反,应当适当后撤,保持身体向后或不再前倾,以给客户创造一个容纳空间,让他们感到安全和放松。这样,客户可能会放下防备,进而我们才能继续深入交流。
  • 要点
    模仿客户的身体姿势是否有助于建立与客户的同步感?
    模仿客户的某些身体姿势可以帮助建立同步感,但需要注意避免过分模仿,例如客户抓耳挠腮时我们不需要刻意模仿。正确的模仿应该是状态层面的同步,比如客户交叉腿时,我们可以小幅度交叉手部,当客户从桌子下拿手到桌子上时,我们也可以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手势。关键是要呼应客户的动作,而非机械复制。
  • 要点
    如何实现价值和情绪的同步,以及为什么这很重要?对于有固执信念的客户,如何进行价值和情绪同步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价值和情绪的同步要求我们理解和映射客户的情绪,理解其背后的价值观和信念。例如,在面对投资亏损时,不同客户基于不同的价值观会有愤怒或接受的情绪反应。作为服务者,我们首先要认同客户的感受,即使不认同其价值观,也要尊重并理解客户的情绪。通过做到价值和情绪的同步,能够建立与客户的共鸣,从而更好地获得客户的信任和合作。即使面对具有固执信念的客户,我们也应尽力在价值和情绪上与其同步,包括承认他们的情绪(如接受他们的愤怒),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信念,并尊重他们的观点,即使我们私下有不同的看法。通过多层次的认同,我们可以减少客户对我们的抵触感,促使他们更愿意倾听和考虑我们的建议。

金库6886_20

2025-05-29 18:25

贴近工作很有用

客服

课程咨询

购物车

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该课程在您的购物车中

该课程在您的待付款订单中

您已购买该课程

开通金库网VIP会员,可享更多学习优惠。

持证人开通会员,学习最多可获25学时

登录或注册以获得最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