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商品专为会员推荐的商品,且该商品的学时不占用会员学时,领取该商品后需要完整观看,不能拖拽进度条快进,观看过程中会随机弹出观看互动的弹窗,需要确认后继续观看,所有弹窗都确认后,系统即认为您完成了完整的观看,才能获得该课程的学时。

您很久没更新个人信息了

若您的个人信息发生了变化,请及时更新

您有以下信息尚未完善

用户名、昵称、实名、生日、工作单位、邮箱

提示

金库网 返回

130

新公司法基础及核心制度解析(上)

学时

完成学习,可获得继续教育再认证2学时

此课程不能申报CTP学时

发布

2024-05-21

AI总结
讲师介绍
要点回顾
用户评价
关键词
  • 新公司法
  • 公司法修订
  • 市场经济
  • 公司
  • 利润分配
  • 股权转让
  • 公司治理
  • 盈利法人
  • 产权保护
  • 企业家精神
  • 债权人利益
  • 认缴制
  • 公司章程
  • 董事
  • 监事
  • 高级管理人员
  • 中小股东利益
  • 公司法
  • 强制性规范
  • 章程
全文摘要
2023年底通过的新公司法将于2024年7月1日正式实施,被视为促进市场经济、完善企业现代制度与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关键举措。该法围绕资本制度、利润分配、股权转让、公司治理、风险防范及手续便利化等核心方面进行了修订,旨在平衡债权人、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交易安全,鼓励投资并强化国家出资公司地位。修订涉及法律条文数量、内容范围及价值取向的重大变化,同时强调了公司法、公司章程与股东协议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司制度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价值。新法还规范了公司名称使用及提升了股东名册的重要性,从企业家视角深入解析了其对市场和企业运营的深远影响。
章节速览
  • 00:16
    新公司法对企业市场经济影响的课程介绍
    这门课程围绕2023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新公司法展开,详细解析其对中国经济市场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课程分为五个部分,涵盖了公司法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资本制度、利润分配及股权转让制度、公司治理制度,以及股东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面临的风险与防范策略。最后,探讨新公司法在制度简易化和手续便利化方面的修订对股利投资的影响。整个课程分上下两部分,总时长3小时。
  • 01:49
    公司概念的历史沿革及法律定位
    1993 年我国正式有公司法,其诞生历经较长过程,1988 年《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出现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对中国快速公司化意义重大。1993年采用法定资本制,此后 1999 年、2004 年、2005 年、2013 年、2018 年、2023 年底多次修正或修订,修正为小改,修订是大改,各次有不同调整内容 。
  • 05:08
    回顾我国公司法的诞生及历次调整
    本次公司法修订着重于加强债权人和职工的利益保护,通过设立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等机制,旨在平衡公司内部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同时确保交易安全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修订还特别强调了在特定情况下,债权人可以穿透公司向股东、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追究责任,以保护其权益。此外,公司法修订也关注了大股东与小股东、董事或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力求通过法律规范解决这些核心问题。
  • 09:15
    2023年公司法修订的核心目标与内容解读
    此次公司法修订共进行了七次,其中2005年和2023年为重大修订。修订后从原有的218条增加到266条,新增或修订的条文达到228个,其中完全新增的条文有112个。修订的主要目的是完善中国特色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强调产权保护和鼓励企业家盈利。同时,修订还着重于平衡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和促进交易安全。
  • 11:45
    公司法修订:从认缴制变化到产权保护
    本次公司法修订将原有的全面认缴制修改为有限认缴制,要求认缴资金在五年内缴清,旨在保护债权人利益。修订的重点包括完善产权保护机制、平衡中小股东利益、鼓励投资及强化国家出资公司的地位。这些变化反映了对公司法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否鼓励投资。此外,还特别关注了公司作为法律虚拟主体的运作和相关法律关系,强调了创始人及股东在公司运作中的角色。
  • 14:43
    公司法修订:强化债权人与职工保护及内部关系平衡
    本次公司法修订着重于加强债权人和职工的利益保护,通过设立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等机制,旨在平衡公司内部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同时确保交易安全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修订还特别强调了在特定情况下,债权人可以穿透公司向股东、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追究责任,以保护其权益。此外,公司法修订也致力于解决股东与债权人、大股东与小股东、董事或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核心问题,以维护公司运营的公平与透明。
  • 18:11
    公司法、章程与股东协议的关系
    在公司成立和运作中,公司法、章程和股东协议三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公司法被视为一个标准的契约,为股东提供通用规范,减少制定复杂章程的需要。章程中,股东可以自由约定某些事项,但必须遵守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股东协议与章程的关系中,原则上股东协议的约定优先,但若违反公司法的强制性规定,则以章程为准。这体现了公司法既有管制含义也允许一定程度的自由约定。
  • 20:45
    公司法修订对有限责任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影响
    公司法修订维持了将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二分法,强调了有限责任对于市场经济的重要性。有限责任鼓励投资者敢于承担风险,因为失败后仅需对出资部分承担责任。两类公司在出资形式、注册资本及股东权利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实质上都是为保障资本的投入和使用。此外,讨论了股权和股份的概念区别及其在法律和民法典中的应用,以及出资证明书和股票作为股东权利证明的作用。
  • 24:59
    公司股东名册的重要性及公司名称规范
    讨论了公司股东名册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确认股东资格和权利方面的作用。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并非所有公司名称都必须包含“有限”二字,特别是在股份有限公司中,根据公司法规定,可以简称“股份公司”,不包含“有限”二字。
思维导图
罗联军
金库网认证讲师
北京律协公司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宝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要点
    新公司法何时施行,并且它在市场经济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新公司法将于2024年7月1日正式施行。它作为当下的热点话题,将对中国市场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公司治理、资本制度、利润分配及股权转让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
  • 要点
    新公司法修订的重要性和修订过程是怎样的?
    新公司法自1993年首次出台以来,历经多次修正和修订,尤其是2013年的第三次修正引入了全面的认缴制,大幅度改变了资本制度。最近的一次修订在2023年底,这是对现行公司法的一次全面的重大修改,涉及面广,新增和修订了大量的条文,旨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公司章程的作用,增强市场主体的自主权。
  • 要点
    公司这一概念是如何起源的,以及在中国法律中首次出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公司的概念起源于东印度公司,并在古文中有“公班衙”的表述,反映了共同出资、共同管理的含义。在中国法律中,公司这一概念首次正式出现是在1903年的清朝政府制定的大清公司律中。
  • 要点
    民法典中如何定义公司,特别是盈利法人?
    根据民法典,公司属于企业法人,且是盈利法人的一种。盈利法人是指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并将利润分配给股东等投资人的法人。公司在保护企业家精神和民营企业产权时,关键在于认可其盈利目的及其分配的正当性。
  • 要点
    公司主体在市场主体中的位置及其演变历程如何?
    公司在市场主体中属于盈利法人的一类,具有法人属性。从1988年开始,我国逐步通过行政法规和公司法确立了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多种市场主体形式。其中,公司经历了从法定资本制到认缴制的重大变革,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 要点
    公司法修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公司法修订还关注了哪些方面的权益保护?
    公司法修订的主要目的有两个重点方向,一是完善中国特色的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弘扬企业家精神。其中,产权保护和鼓励企业家盈利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而本次修订中更加强调的是平衡债权人的利益与保护交易安全。修订还特别关注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尤其是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中小股东,并通过健全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来实现。此外,为了鼓励投资,简化了一些制度手续。同时,强化了国家出资公司的地位并完善其治理机制。
  • 要点
    修订中关于认缴制的变化如何体现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修订将原本无限制的全面认缴制改为有限认缴制,规定最长缴付出资时间不能超过五年,这一改变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 要点
    公司在运营中涉及哪些关键主体及其法律关系?
    公司运营涉及股东、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监事、员工以及债权人等多个主体。股东需要聘请董监高并建立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员工则需解决公司与职工之间的法律关系;而债权人除了与公司发生关系外,还可以穿透至股东甚至董监高追究责任,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和维护市场经济中的交易安全。
  • 要点
    公司法与公司章程、股东协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在中国,公司法被视为公司章程的一个前置文件,通常在制定公司章程前会先签订股东协议。公司法提供了通用的规范和规则,而公司章程则可以在此基础上约定股东之间的特殊事项。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司法中包含许多强制性规范,即使在章程中有不同约定,也必须遵守这些强制性规定。
  • 要点
    股东协议和章程之间有什么关系?当两者约定不一致时,应以哪个为准?
    如果股东协议和章程的约定存在不一致,原则上应以股东协议为准。但如果股东协议中的约定违反了公司法的强制性规定,则该约定效力存在问题,此时应以章程为准。
  • 要点
    公司法修订后对公司的分类是怎样的?
    公司法修订后依然采用二分法对公司进行分类,分为两类: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股份公司)。
  • 要点
    公司制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为什么它在市场经济中非常重要?
    公司制度的核心价值在于“有限”二字,即有限责任和整合资源。有限责任使得投资者敢于放心投资并承担风险,因为在事业失败时,他们仅需对其出资部分承担责任。这种制度安排是市场经济下公司制度成为核心的原因之一。
  • 要点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在注册资本表述上的区别是什么?
    在法律性质上,两者实质都为注册资本,但表述不同。有限责任公司使用“出资额”概念,股份有限公司使用“股款”概念,构成股本总额。实际均为股东投入公司的资本。
  • 要点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享有的权益分别称为什么?
    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基于出资额享有的权利称为股权;而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基于认缴股款后享有的权利称为股份。
  • 要点
    股东投资后分别会取得什么权利证明?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取得出资证明书,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则会取得股票。股票是股份的权利证书,指向的是股份这一核心内容。
  • 要点
    股东名册在公司中的作用是什么?
    不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名册都是证明股东资格和股东权力的重要法律文件。尤其在实践中,它对于确认股权变动具有重要意义。
  • 要点
    是否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名称中都包含“有限”二字?
    并非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名称中都包含“有限”二字。根据公司法第七条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在名称中使用“股份公司”的字样,因此,一些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仅称作“XX股份公司”,而不含“有限”二字。

xiaotianlike

2024-07-06 22:07

下半部分怎么不能回看呢?

金库君: 学员您好,新公司法基础及核心制度解析(下)已经在金库网上线啦,您在首页搜索即可观看哦

首页

会员

继续教育

我的

客服

课程咨询

购物车

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该课程在您的购物车中

该课程在您的待付款订单中

您已购买该课程

开通金库网VIP会员,可享更多学习优惠。

持证人开通会员,学习最多可获25学时

登录或注册以获得最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