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点
个人LP投资股权的基本目的是什么?个人LP在投资股权时如何提升胜率?
个人LP投资股权的基本目的为了稳健地赚钱,即在控制风险和防止本金损失的基础上获取合理的收益。提升胜率的核心逻辑是提高投资的正向结果概率,尽量做到多赢少输不赔钱。即使单个投资项目可能赚得不多,但整体资产能够实现盈利。
-
要点
个人LP在投资项目数量上有何限制?对于个人LP而言,在选择投资机构时应关注哪些关键点?
由于资金有限,个人LP能投的项目数量相对较少,相比专业投资机构,他们往往只能投资几个到十几个项目,因此需要找到值得长期合作且能有效对冲风险的投资机构。个人LP应寻找具备持续赚钱能力、有专业能力和值得信赖的道德品质的投资机构(GP),优先考虑那些能提供稳定回报并能复制成功投资模式的GP,并且要有充足的资金回流计划,以满足流动性需求。
-
要点
如何找到值得托付和长期合作的GP?
首先建议小额布局,少量出资与多个GP建立合作关系,然后长期跟踪观察其投资过程、职业经历和投资理念等;同时建立私交,不仅限于业务层面,还要深入理解GP个人;最后,经过深度考察后,将大部分资产交给少数经过重点评估的GP管理。
-
要点
个人LP如何有效管理资金回流计划?
鉴于资金有限和个人LP对流动性的高要求,应该设定3-4年回流资金的目标,将资金分散投入多个专项基金,确保每年都有新鲜血液注入投资,形成投资循环。
-
要点
个人LP投资股权时如何提高专项基金的成功率?
第一,守住底线,追求胜率而非赔率,充分考虑风险点,确保每个项目的下限是可接受的;第二,找到与自己利益一致、具备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GP;第三,选择规模不大、商业模式以赚取管理费和Carry为主的专项基金进行投资。
-
要点
在基金投资中,管理费与基金规模之间是什么关系?
如果基金规模越大,管理费也会相应增多。例如,若管理100亿的基金,每年2%的管理费率意味着有2亿的管理费收入,即使基金本身盈利与否,这部分管理费已是不小的收入。相比之下,若只管理1亿的基金,则每年只有200万的管理费,此时为了维持收支平衡,管理人会更倾向于使基金赚钱。
-
要点
规模对投资收益有何影响?
规模可以被视为收益的敌人,因为随着基金规模增大,赚取回报的概率和难度会增加。此外,大规模项目的估值通常较高,这可能导致实际回报并不理想。
-
要点
对于个人LP(有限合伙人),如何做好风险控制?
个人LP在选择基金时,最好选择规模适中、不超过5000万的基金,并且优先考虑GP(普通合伙人)有较大比例资金投入的专项基金,即采用“you jump I jump”的原则,即GP自己也要投入资金,这样利益才是一致的。
-
要点
如何判断GP是否可信和专业?
查看GP是否将自有资金投入基金是一个重要指标,若GP有较大金额投入,表明其对基金有信心,从道德和专业角度都更值得信赖。同时,选择一层结构的直接持股基金而非多层结构,因为多层结构会增加信息传递失真的风险和额外的管理费用。
-
要点
在投资决策中应如何选择投资项目?
个人LP应尽量投资自己看得懂的项目,熟悉行业、领域及投资逻辑,选择估值相对合理的项目,参考退出时点的市盈率来计算潜在回报。避免盲目追热点或听从个案忽悠,而应关注整体成功率和现金回报(DPI)而非账面回报。
-
要点
分散投资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分散投资是降低风险的关键,个人LP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建议将资金分散投资于多个项目,以构建资产组合,降低单一项目失败带来的整体损失。
-
要点
投资时应该如何看待数据?
在投资时不应盲目听从数据或被忽悠,而应重视实际的数据表现,尤其是DPI(已实现收益)数据,这是衡量投资项目真正能带来多少现金回报的指标。要避免以偏概全或以个案代表整体,而应关注整体胜率。
-
要点
对于追逐明星项目(如热门行业中的滴滴打车、商汤等)有何看法?
追逐明星项目往往会导致估值过高,且大部分情况下投资明星项目并不赚钱。明星项目的热度会推高其估值,而市场是变化的,当前的明星项目可能并非明天的赢家。此外,明星项目的投资目标与个人LP(有限合伙人)的投资目的可能不同,部分投资机构将明星项目用于提升名声或对冲风险,而非追求单一项目的盈利。
-
要点
在投资上,是否应该追求单个项目的高额回报?
不是的,一个项目赚100倍并不如多个项目中部分赚十倍来得更好。投资时应关注整体胜率,即多个项目的综合回报率,而非被个别高额回报所误导。
-
要点
投资决策中如何权衡风险与收益?
在任何投资决策中,首先要明确最坏情况的可能性及对应的收益,计算期望值(期望值=可能收益×概率+可能风险×概率)。期望值是指导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高胜率与高赔率的投资机会较为理想,但较为稀缺。对于早期投资,倾向于高赔率以获得高潜在回报;而对于后期投资项目或PE/VC基金,则更看重高胜率以确保相对稳定的收益。
-
要点
为什么现在股权投资市场从高赔率时代进入了低赔率时代?
过去移动互联网时代,赢家通吃逻辑下,公司容易实现高垄断率和高市场份额,从而带来高估值和高回报。然而,在to B领域,由于客户购买决策复杂,难以形成同样的垄断优势,导致市场分散,上市公司规模普遍较小,投资回报倍数和赔率下降,从而使得市场整体从高赔率时代过渡到低赔率时代。同时,高估值并不能显著改变项目的成功概率(胜率),反而降低了赔率,因此以前以高赔率逻辑投资低赔率项目的方法不再适用。
-
要点
在LP投资过程中,如何避免陷入宏大叙事的误区?
LP应警惕宏大叙事的影响,尽管行业前景广阔、科学家成就显著、技术革命性强大,但这些宏大概念必须转化为实际的企业运营中才能真正落地。宏大的叙事往往伴随较高的估值,这可能导致投资回报率降低。
-
要点
LP在决策时为何容易忽视专业意见?跟随效应在LP投资中意味着什么?
LP由于身边围绕着众多打着赚钱主意的人,很难信任他人,更倾向于听从亲近人士的意见,但这群人的专业能力可能不过关,尤其是在股权投资领域。因此,找寻值得托付的GP(普通合伙人)至关重要,而忽视专业意见可能导致面临很多挑战和陷阱。跟随效应是指LP可能因为朋友或熟人的投资行为而盲目跟投,但实际上投资需要独立判断,术业有专攻,不应仅凭他人的眼光来决定自己是否投资。
-
要点
LP应如何正确预估投资退出周期并避免短钱长投的问题?
LP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需要正确评估退出周期,正常情况下即使是IPO项目也需要4-5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回报。避免将短期资金投入到长周期投资项目中。
-
要点
对于多层投资结构或通过几道手到达的投资项目,LP应如何应对?
对于经过多层投资结构或非GP直接项目的投资,由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失真,导致项目信息扭曲,LP应关注项目的实质内容而非表面信息,以降低投资风险。
-
要点
在选择GP时,LP应关注哪些关键指标以判断MOC(账面价值、账面回报率)的真实性?
LP需注意以下几点:1)检查投资项目是否因多年未融资或条件限制而导致估值虚高;2)关注项目现金流状况及盈利能力,尤其是对于成长性不足的小型老企业,其估值可能不准确;3)警惕投资机构为提升业绩而不计提潜在亏损,掩盖项目真实价值。
-
要点
如何准确理解DPI(已分配收益比例)及其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DPI是衡量现金回流的重要指标,但在计算时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如将未上市或未解禁股票计入DPI,以及将未到账的回购协议款项也算入DPI,这些做法可能并不准确反映实际现金获取情况。
-
要点
老LP的续费率对于评价GP有何重要意义?
老LP续费率反映了一种综合评价,包括LP对GP过往业绩的认可、服务质量、沟通效率等多方面表现。低续费率可能意味着LP对GP的业绩不满意、服务态度不佳或自身战略调整等因素,因此是LP评估GP表现时需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
-
要点
投资机构内部项目筛选流程的“漏斗效应”是什么?
投资机构在接触大量项目后,通过一系列严谨筛选程序(立项、竞调、发TS、内部投决会、签署投资协议等)最终只有极少数项目能成功投资。例如早期投资机构每年接触300个项目,最终可能只有3-5个项目完成投资,这就是典型的“漏斗效应”。
-
要点
投资机构的过会率过高意味着什么问题?
过会率过高意味着该投资机构的风控能力相对较弱,投决会成员水平较差,以及决策过程可能缺乏深入讨论和分歧意见,这往往会带来投资项目质量相对较差的情况。
-
要点
基金投资项目数量过多或过少会带来什么问题?
如果项目集中度过高,一旦某个项目出现问题,基金将面临巨大压力;而项目分散度过大,则可能导致每个项目的投资金额过低,难以有效管理和监控风险,同时降低投资回报率。
-
要点
不同阶段的基金应如何合理配置项目数量?
对于PE阶段的基金,一般建议投10到20个项目;早期投资阶段的基金,则可投20到40个项目。通过合理配置项目数量,以提高投资组合中优秀项目的收益占比,并确保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追投,从而优化整体投资策略。
-
要点
早期投资中为何要求赔率足够高,以及追投的重要性是什么?
由于早期投资项目的成功率相对较低(如中国早期投资IPO比例不超过1.5%),所以必须追求较高的赔率,比如60倍以上的赔率才能期望达到平均回报。此外,追投对于抓住优质项目至关重要,就像德州扑克中抓到好牌需要加大下注力度一样,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应保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对看好的项目进行追投,以获取更大的收益。
-
要点
基金配置策略中关于项目数量和追投比例的影响是什么?
基金配置策略中,通过控制项目数量、调整追投比例,可以显著提高基金内优质项目的比重。例如,将基金规模的20%用于追投,选出少数种子选手进行重仓投资,这样不仅能够降低风险,还能增强基金整体的回报能力。此外,通过分析GP(基金管理人)过往每只基金中的追投情况及回报最好的项目的投资规模占比,可以判断其是否具备优秀的资产配置和基金管理能力。
-
要点
在投资领域中,为什么说从关注优秀的投手转变为关注资产管理者很重要?能力和阶段上的匹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这是因为作为LP(有限合伙人),我们更关心整个基金的回报率,而不是单个项目的优劣。优秀的资产管理者能够根据基金的整体目标和资产配置进行有效管理。能力和阶段的匹配体现在投资风格与投资标的的契合度上。比如,擅长风险偏好型投资的人若从事保守型的PE投资可能会面临挑战,因为PE投资更需要胜率高、赔率低的特点。天使投资人通常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和对人的洞察力,能够接受项目中的短板并寻找优秀人才来弥补不足。
-
要点
规模阶段和能力的匹配在投资中意味着什么?
规模阶段和能力的匹配是指基金的投资策略必须与其自身的能力、规模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例如,大规模的基金不适合做天使投资,因为投资压力大、管理难度高;而小型基金若要投资大规模项目,则风控要求不同,损失的影响也会更大。此外,不同阶段的投资注重的焦点不同,天使投资更看重创业团队的长板,而PE投资则要求项目没有短板。
-
要点
政府引导基金在投资目标上与个人LP有何差异?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
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目的主要是为了产业招商和保本,而个人LP的核心目的是赚钱。两者目的不同,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达到平衡。政府引导基金通常会有反投目标,即用部分资金进行反投以完成政策任务,这会牺牲市场化资金追求财务回报的要求。因此,当政府引导基金出资比例较大时,个人LP在选择此类基金时应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