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点
中国楼市是否会复刻日本90年代的情况?
我们将通过分析日本当年的情况,对比并寻找相同与不同之处,来探讨这个问题。
-
要点
广场协议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在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为对冲出口受阻带来的经济下滑,开始大量放水(降息),将利率从6%降至2.5%,这一降息政策推高了资产价格,吸引了国际资本热钱涌入日本市场,进一步推升了房价。
-
要点
广场协议是否直接导致了日本经济泡沫的产生或破裂?
广场协议并非唯一原因。80年代初,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美国贸易逆差增大,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出口竞争力,因此签订了广场协议。但实际上,日本在泡沫经济前后的一些动作和政策调整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
要点
日本为何愿意接受广场协议并进行日元升值?
日本虽然意识到日元升值对其出口不利,但考虑到自身作为材料进口国,日元升值意味着购买原材料成本降低,对进口依赖的日本而言也有一定利好。然而,这最终引发了资金大量涌入日本市场,推高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从而加剧了泡沫的形成。
-
要点
在房地产领域,房价大幅上涨对经济和社会有哪些影响?
房价大幅上涨会导致购买房产的人不再专心工作,实业受到摧毁,消费也被抑制。企业和个人的资金、精力和资源过度集中在楼市,这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
-
要点
日本政府是如何应对泡沫经济的?
面对泡沫经济,日本政府采取了主动刺破泡沫的政策。当时,日本经济因过度投资不动产而出现泡沫,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促使泡沫破裂,从而实现经济软着陆。
-
要点
中国楼市过去30年的发展态势如何,与日本有何异同?当前中国楼市的情况如何,与过去日本有何相似之处?
中国楼市在过去30年也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房价持续翻倍,虽有起伏但总体呈现上涨趋势。与日本相比,两国都存在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影响,但日本还有土地市场和地产业,而中国目前主要集中在住宅地产领域。当前中国楼市在2016年达到高峰,表现为全国性的房价上涨,政府随后采取了一系列限购、限贷等调控措施。目前,金融对地产企业的支持力度相对宽松,实体利润也有所下降,同时出现了全民炒房和企业圈地的现象,这与中国及日本当年的情况十分相似。
-
要点
泡沫经济时代日本的三个突出表现是什么?
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三个主要表现是:金融过度宽松,降息放水;实体利润下降,企业从实业转向炒房;以及企业参与炒房和圈地行为。
-
要点
宏观层面下,泡沫经济为何开始破裂,对比之下,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形势如何?
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的转折点主要包括人口城市化进程放缓、外贸经济受挫(日元升值导致出口优势减弱)以及金融过度宽松等三个宏观因素。而在中国,我们正处于房地产下半场阶段,城市化发展已进入缓慢增长期,外贸形势严峻,投资基建也面临新的挑战。总体而言,中国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着与日本相似的转变和调整。
-
要点
在当前基础设施建设中,为什么很难找到新的修路机会?
这是因为当一个地区如村村都修通公路后,新建道路变得不再必要,特别是在贵州这样的案例中,一个山区就有五条高速穿越,这反映出整个基本建设已达到过度开发的程度。不同的项目由不同投资主体承担,导致了资源分散,而非高效利用。
-
要点
新基建在当前环境下有哪些发展空间?
新基建主要是指建设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虽然投资大、耗能高(比如5G网络),但仍有发展空间。此外,地下管线、城市地下停车场等地面基础设施也有较大发展空间,不过这些属于政策下半场的投资重点,不再像过去那样大规模拆建新城或高速高铁等项目。
-
要点
什么是政策的下半场?
政策的下半场是指过去依赖于政策方向判断经济走势和行业变化(例如楼市政策),但在2023年开始,政策对这些领域的指导作用可能不如以往明显,因此需要更多关注经济的整体形势和市场变化。
-
要点
关于中国城市化水平是否还有较大发展空间的问题,你怎么看?
关于中国城市化空间是否还很大,存在争议。虽然经常提到城市化率还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还有20%的增长空间,但实际上城市化率计算指标有三个维度,包括户籍城市化、工作城市化和居住城市化。通过对数据拆解分析,发现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实际上已经相当高,特别是在工作城市化和居住城市化方面,高房价问题也已从个别城市扩散至大多数城市,甚至比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的房价还要高。因此,“城市化空间大”的论点并不完全成立。
-
要点
美国在疫情前房价的中位数是多少?
美国在疫情前的房价中位数是23万美金。
-
要点
对比全球,中国的房价高是否只在个别城市?
不是,中国的高房价是在绝大多数城市都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过去房价高峰时期。
-
要点
日本当年楼市和现在中国楼市最大的相似之处是什么?
最大的相似之处是房价的飞涨,尽管货币、购买力和工资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可能不同,但房价的增长速度是可以对比的。
-
要点
日本在1985年至1991年全国房价涨幅以及东京的涨幅如何?
在这段时间内,日本全国房价上涨了将近50%,而东京上涨更快,达到106.3%;而中国从2015年至2021年,全国房价均价从6700涨到了1万。
-
要点
南京在这段时间内的房价涨幅如何?
南京在这五年中的房价涨幅为148%,超过了东京的涨幅。
-
要点
日本如何主动去刺破泡沫经济?
日本通过两个主要动作来刺破泡沫经济:一是加息政策,从1989年开始提高再贴现率;二是大藏省在1990年颁布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限制向建筑房地产和非银行部门发放贷款的数量,并提议对高价地区大量土地所有者征收额外土地税。
-
要点
日本当年采取的控制房地产融资的政策与今天中国的三条红线有何相似之处?
日本当时要求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融资的增长率不得超过其总融资的增长率,这与中国当前房地产行业的三条红线政策相似,都是为了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带来的泡沫风险。
-
要点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中,为什么会出现房企被动“刺破”和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当前房企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被监管部门设置了三条红线,导致其无法按照快速滚动开发模式继续融资和拿地,一旦无法获取贷款或展期被拒,只能转向高利贷来维持运营。然而,若房价未涨,利润跟不上,企业会陷入亏损状态,信誉受损,进一步推高借款利率,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像恒大和碧桂园这样的企业因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被迫“暴雷”。
-
要点
日本楼市泡沫破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日本在推出土地税后,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显著变化?
日本楼市泡沫破灭的最后一击来自于出台了房地税政策,这增加了土地持有成本,并通过提高交易环节的税率抑制炒房行为,从而遏制了地价上升趋势。尽管早在1989年末日本就已经通过土地基本法强调土地的公共性和适度利用,但真正实施土地税是在1991年,并于1992年开始对持有土地征收税款,这直接引发了市场的大幅调整。土地税的实施使得投资者必须考虑每年支付一定比例的土地持有税,这大大增加了持有成本,同时对于短期内买卖土地的行为,税率更是大幅提高,有效抑制了土地交易,从而导致房价上升的压力减轻。这一政策出台后,市场参与者开始大量抛售土地和房产,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最终推动了日本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下降。
-
要点
对比日本的房产税政策,我国目前在房产税征收方面的考虑和现状如何?
我国目前虽然也面临着房产税征收的问题,底层逻辑在于通过房产税调节房地产市场,防止过度投机和资源浪费。然而,我国目前尚未实施房产税,主要原因在于寻找最佳的征收时机和制定相应的规则以避免引发市场动荡和民众负担过重等问题。当前我国可能已失去最佳征收窗口期,只能等待更不利的时机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