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商品专为会员推荐的商品,且该商品的学时不占用会员学时,领取该商品后需要完整观看,不能拖拽进度条快进,观看过程中会随机弹出观看互动的弹窗,需要确认后继续观看,所有弹窗都确认后,系统即认为您完成了完整的观看,才能获得该课程的学时。

您很久没更新个人信息了

若您的个人信息发生了变化,请及时更新

您有以下信息尚未完善

用户名、昵称、实名、生日、工作单位、邮箱

提示

商品详情页

29

失能险和护理险的精算解读

学时

完成学习,可获得继续教育再认证0.5学时

此课程不能申报CTP学时

发布

2021-11-25

AI总结
讲师介绍
要点回顾
用户评价
关键词
  • 长期护理保险
  • 保险期间
  • 给付期间
  • 健康险
  • 理赔条件
  • 免免责期
  • 投保年龄
  • 费率
  • 政府主导
  • 商业保险公司
  • 社保基金
  • 老年痴呆
  • 心脑血管疾病
  • 动脉硬化
  • 癌症
  • 骨质疏松
  • 护理状态
  • 死亡螺旋
  • 保费水平
全文摘要
长期护理保险旨在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需要长期照料的个体提供护理服务费用补偿,其给付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理赔条件基于无法完成基本日常活动。新加坡的乐林健保计划是一个政府设计、商业保险公司运作的成功案例,政府设定基本费率并定期评估调整。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业务因未预见医疗费用增长和死亡螺旋影响,给保险公司带来财务压力,导致费率提升和业务调整。中国正通过政府主导的试点项目和社保基金支付方式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期望随着经验积累,该领域能得到更大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模型的复杂性和风险要求在产品定价和经营上需谨慎对待。
章节速览
  • 00:06
    长期护理保险的概述及国内外对比
    长期护理保险主要针对因年老、疾病或伤残需要长期照料的被保险人,提供护理服务费用的补偿。保险分为保险期间和给付期间,给付通常为持续性,维持数年。护理费用在国外可能直接按月或年给付,而在我国,保险公司正在不断推出此类保险,理赔条件多为不能满足六项基本日常活动中的三项或两项。此外,保险设计中包含免责期,投保年龄一般限制在60岁,费率在国际市场上通常不保证,但我国部分保险仍提供保证费率。新加坡的模式较为特别,中国则通过政府主导的试点项目,使用社保基金作为支付方。国外的支付频率多为按周或月,而我国则多为按年或一次性给付。
  • 03:23
    长期护理保险的理赔条件与触发因素
    长期护理保险的理赔条件基于个人是否能完成六项基本活动,包括进食、行动与移动、如厕、穿衣和洗澡。据统计,最常见的理赔原因是无法自行洗澡,占比达74%。此外,无法自行穿衣和如厕也是常见原因。德国的经验显示,老年痴呆是触发长期护理保险的主要因素,因其会导致老年人无法完成上述基本活动。
  • 05:07
    新加坡乐林健保计划与长期护理保险
    主要讨论了新加坡的乐林健保计划,这是一种针对长期护理需求的保险计划。该计划由政府设计,利用社保范围内的资金并通过保健储蓄计划支付费用,投保人在达到一定年龄后自动参保。政府设定基本计划费率并提供保费资助,尤其针对患病群体和70岁以上人群。计划由商业保险公司运作,政府监控经验并每五年评估一次,根据保险运作情况调整保险形态或费率。最初推出的保险每月补偿300新币,最高持续五年,总计18000新币。2007年,基于过往经验,赔付额度和时间被提高,并允许保险公司提供额外保障。此外,由于初期护理数据不足,精算定价依赖国外数据,政府与保险公司约定,若利润超过预期,需将50%的利润返还给客户。在2007年和2012年的经验分析后,发现实际经验优于初始假设,因此在不改变费率的情况下提高了保险责任。
  • 09:10
    长期护理保险的额外计划与试点发展
    保险公司推出了在基本计划之外的额外责任,拓展了投保条件,例如在基本款基础上,额外款允许在满足特定条件时进行理赔,并提供了对子女的额外赔付等细节性服务。此外,讨论了新加坡的长期护理保险计划,其参保人数和保费额度都相当高。同时,提到了我国今年发布的一个征求意见,计划扩大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试点,包括从社保结余中挪用资金,并在原有试点城市基础上增加新的试点城市。最后,对政府主导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赔付情况表示期待,并认为随着试点的扩大和经验的累积,长期护理保险领域有望迎来大的发展。
  • 12:06
    长期护理保险的风险与复杂性
    长期护理保险因其复杂的模型和多种状态变化而存在较高风险,这与传统保险的状态相比更为复杂。在新加坡,尽管初期使用国外数据保守定价,实际运行情况显示整体赔付率低于预期。然而,在其他年龄段和国家,如美国,长期护理保险业务对保险公司造成了巨大财务压力,主要原因是未能预见长期医疗费用的增长和死亡螺旋的影响。因此,经营长期护理保险需要极其谨慎。
  • 16:24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与挑战
    从2000年到2014年,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保费水平翻了一倍,这反映了公司为了持续经营而提高费率的策略。监管机构不断对长期护理保险的业务模型和假设进行回顾,而保险公司则更多地聚焦于持续经营而非盈利。通过精算角度的分析,此段内容介绍了健康险在国内外的发展对比,深入探讨了重大疾病保险、医疗险、长期护理保险以及私人收入保险的风险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和感受。
思维导图
原文
我们来看一个长期护理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它所针对的群体,是因为年老或者疾病或者伤残影响所需要长期照料的这种被保险人提供的一个护理的一个服务费用的一个补偿的保险。那长期护理分成为两块,一个是长期一个护理。长期来说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它的那个保险期间,一般也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然后它的给付期间,就比如说达到护理状态,往往真正的长期护理保险,它都是一个持续性的给付,维持好几年的一个情况。那这就是所谓的长期。
那护理的话,它首先是健康险的一部分,它承担的是护理的费用。那在国外的时候,有的情况下是直接给付护理的支出。更简单一点设计,就是按每月或者每年给一部分钱,来用于自己去支付这个护理的一个费用。这是国内外的长期看护保险的一个对比。
我国在这块有一些保险公司也在不断推出这种长期护理保险。这是从商业保险的角度。它的整体的一个设计,各个地区的设计,商业保险的设计,它的赔付的这个给付条件都基本上类似。或者差不多是以不能满足六项基本日常活动中的三项或者两项来达到一个理赔的条件。那像其他地区,因为这种认定的条件会有不一样。法国和德国的话,它有一些其他的不一样的处理。
然后剩下它比较关键的点是它有一个免责期,也就是在投保了之后,大部分都是在半年或者 90 天内。如果出险的话不予以理赔,这是出于逆选择的一个考虑。它的投保年龄的话,一般都有一些限制,我国的是在 0 岁到 60 岁。然后费率的话,在国际市场上,基本上像这种保险也是不保证费率,那我国有一些保险还是保证费率的。然后新加坡的模式比较特别,我们待会儿会比较详细地去讲到。
然后在中国现在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在各个地区,这种长期护理保险,是由政府来主导做一些试点,用社保基金来做这种支付方。这个我们在最后也会提到一点。然后它的支付频率的话,国外一般是按周或者按月给付。我国内有按月的,但大部分我国的这种长期护理保险,按年的也比较多,甚至有一次性给付的这种情况也比较多。
然后详细地看,我们可以再来看一下下面,下面说的就是刚才所说的这个长期护理保险,它的理赔条件是六项人的基本活动里面不能满足几项。那这六项分别是指进食、行动跟移动。行动跟移动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走路,一个是说从一个平面挪到另一个平面。比如像在卧床的时候,就是不能够从这个床挪到另外一个床。而走路的话,就是从一个点挪到另一点。另一个是从一个平面挪到一个平面。那如厕是很容易理解,穿衣和洗澡也是比较容易理解。
从过往的一个情况来看,这六项之中最容易达到的出险情况是,有 74% 的首先是不能自己洗澡,这也是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然后是不能自己穿衣,再然后是不能自己入厕。这就达到了长期护理保险的一个理赔的情况。然后德国因为它在长期护理保险方面经验也比较多。它整体总结了一下,是什么情况导致了长期护理保险的触发。大部分来看都是由于老年痴呆。因为到了年老之后,由于老年痴呆很多情况下就不能自己洗澡,不能自己吃饭,不能自己上厕所等等这些情况。
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然后接着就是动脉硬化,癌症也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项目。然后还有骨质疏松和心脏相关的一些疾病,这是主要导致长期护理疾病理赔的原因。这块要讲一下新加坡的乐龄健保这个计划。因为长期护理保险它面临的情况跟私人收入的情况有点像。因为它是个长期的 living benefit 这种赔付。现在全世界除了个别地区以外,这种产品现在面临的风险都非常之大。待会我们可以讲到美国所面临的情况。
而新加坡的这个乐龄健保这个计划,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成功的,现在在市场上运作的一个计划。它这个计划是由政府设计,它是利用了一部分在社保范围内的钱,利用保健储蓄计划来支付这个费用。然后投保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就自动参保。然后由政府去制定一个基本的计划费率。并且政府还会提供一些资助,对于一些患病群体或 70 岁以上的人群,做一些保费的资助。但它的运作是由公司来运作。现在是有 3 到 4 家公司来进行整体运作。
然后它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是有政府支持,第二是由商业保险公司来运作,第三个是由政府来定费率。还有一点就是政府会对这个经验进行监控,然后每五年会进行一个评估,评估完之后,根据整个保险的运作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这个保险的形态或者保险的费率。
现在它这个保险其实还是相对比较简单。它第一款在最初推出的时候,如果出现了长期护理的这种状态,它每个月就补偿 300 新币。最高能持续五年,这样算下来,最高就是 18000 新币。一开始是由一家公司来提供这个服务,后来又加入了两家公司,现在由三家公司来运营。
2007 年的时候,他们对过往的经验进行总结之后,对这个产品的形态进行了调整,把赔付的额度提高了,赔付的时间也拉长了。并且在这种基本保障之外,由保险公司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保障。并且由于在 2002 年这个计划开始之初的时候,考虑到护理数据比较少,这个精算的定价是由国外的数据来做支持。新加坡政府在跟保险公司签订这个协议的时候会说,我们五年后做评估,如果你们赚的利润比较多的话,要把利润的 50% 返还给客户。然后在 2007 年、2012 年都做了经验分析之后,发现确实经验比当初的假设要好。所以在 2007 年的时候,在费率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提高了整个的责任。
对,这个是额外计划。就是说在基本计划之外,保险公司承担了基本款的这个计划之后,保险公司又推出了什么样的责任呢?他们就是在基础责任上做了些拓展。
比如它的投保条件,之前基本款是到了那个岁数就可以参加。而这个额外款是由自愿去参加。基本款是保六项基本活动之中不能满足三项。那额外款基本上是按不能满足两项,就可以进行理赔。然后缴费方式是额外再付钱。而且它的赔付时间有的已经到了终身,整个终身都可以赔付。然后还提供了一些细节性的,比如说对子女照顾的赔付等等这种情况。
它这种运作,由于有政府指导,公司运营整个乐龄健保。到了 2015 年的时候,整个参保人数达到了 122 万。在新加坡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值。因为在 40 岁以上的公民里面,有 65% 基本上都参加了这个保险。它的保费额度当时达到了 260 亿(此处未明确货币单位,原文如此)。然后这个补充计划也就是额外的这个计划,参保人数也达到了 40 万左右这样一个水平。
回头再来看,我们国家其实可能某种意义上,也参考了国内外的情况。所以在今年五月份的时候发布了一个征求意见稿。也就是说我国扩大长期护理保险的一个制度的试点的一个指导意见。这部分资金,也是从社保现在有结余的社保里面挪一部分钱。在原有的 15 个试点城市,比如像长春、上海、广州等地,又拓展了一些试点城市,加入了一些试点城市。像北京的石景山区,也加入了整个长期护理的试点。但现在我国政府主导的这个长期护理试点,整个赔付情况因为可能很多人还不太了解,所以它的整体情况赔付情况还是不错的。我们只有期待未来,随着试点逐渐扩大,我们对这个经验有了累积之后,对长期护理保险,不论是从政府主导还是商业保险的推动来看,期待着它有一个大的发展。
这块要讲一讲,为什么长期护理保险确实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因为长期护理保险的模型是比较复杂的。一般对于普通保险,从计算看来它的状态比较简单,要么就是生存,要么就身故,要么就是生病,就这几种状态。而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它的状态有健康人群,健康人群有退保情况、健康人群的死亡率,然后健康变成达到长期护理状态,长期护理状态有可能变回去恢复健康,长期护理状态也可能会死亡。达到长期护理状态,如果赔付了五年、六年,达到一个赔付的时间长了之后,这个保险又会终止。所以它这个整体的一个模型是比较复杂的,状态比较多。
而这个经验的累积是要逐渐的一个过程。因为它会涉及到健康变成不健康。不健康的情况下,它的死亡和健康的死亡是不一样的。不健康的情况下,再恢复到健康状态,这个的发生率也是比较少的。所以它的相关假设比传统的保险多了很多。
我们可以看到新加坡的这个经验分析时候,他们一开始是用国外的数据来做一个比较保守的定价。实际情况整体运行都还是比较好的。在前几年的运行情况,整体的一个市盈率是预期的 81%。私人的死亡率是以前预期的 125%。
其实私人死亡率高的话,就说明死亡的人更多,赔付的也就更少了。但是现在这个情况,他们现在累积的经验主要集中在 65 岁以下。在 60 到 80 岁之间,还是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他们现在新的这个计划里面,在 60 到 80 岁之间还是做了一些保守的估计。在其他年龄段的话,也是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这个就是除了新加坡以外,在 2018 年的时候,当时浑水公司出了一份比较详细的报告,主要是攻击通用电气(GE)的一个报告。就是说因为在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已经对各大保险公司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这个报告说 GE 的当前估值是三百多亿。但是由于它拥有的长期护理保险这个业务,实际上要使它的估值降低 290 亿。它这个长期护理保险每年的现金流在 2013 年的时候还是正的。到了 18 年的时候,基本上是带来非常负面的现金流,没办法从这个业务里面得到盈利。
除了通用电气以外,我们也知道有一个保德信金融集团(此处原文表述不准确,推测是该集团,需根据实际情况确认)。它因为长期护理保险导致它都把业务基本上进行了分拆。它的长期护理保险这部分业务,曾经也询问过中国的保险公司,希望中国的保险公司来做接盘。所以说长期护理保险除了我们现在看在新加坡能够比较好地运行以外,在其他国家的运行情况都不太好。造成这个主要的原因,某种意义上就是精算师在这个产品定价的时候,在初期没有预见到长期医疗费用的增长,以及死亡螺旋所带来的影响。这都说明长期医疗保险确实应该小心谨慎地去经营。
美国现在由于这种情况,它的处理方式就是首先各个公司都提高了长期护理保险的费率。美国这个监管局(NAIC,推测原文想表达全美保险监督官协会,需根据实际情况确认)这边也是持续性地对这个长期护理保险业务的模型、假设进行回顾。现在经营这种长期护理保险的公司,目的都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持续经营,这样一个情况。
下面那幅图可以看到,从 2000 年到 2014 年,这个长期护理保险的保费水平基本上在市场上整体来说是翻倍的情况。这就是长期护理保险的一个介绍。我们今天用了这么几个小时的时间,从精算那个角度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健康险的国内外对比以及发展。我们也深度看了一下重大疾病保险、医疗险以及我们长期护理保险和私人收入保险的这样一个国内外对比,以及一些风险的分析。希望从这个精算的角度,这种分析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感受,谢谢大家。
何剑钢
金库网认证讲师
何剑钢先生北京爱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擅长保险精算的研究和实践,以及寿险产品的定价评估,在经验分析方面颇有研究,能很好的展现国内外保险产品的介绍分析和生命表构建。
  • 要点
    长期护理保险是针对哪类群体提供服务的?长期护理保险的给付特点是什么?
    长期护理保险主要针对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需要长期照料的被保险人,为其提供的护理服务费用进行补偿。长期护理保险的给付通常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即在达到护理状态后,会维持给付好几年的时间。
  • 要点
    国内外长期护理保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国当前长期护理保险的设计和给付方式如何?
    国外的长期护理保险有时直接给付护理支出,按每月或每年提供一定金额以供被保险人自行支付护理费用;而国内的长期护理保险更多是赔付一定的金额而非直接支付护理费用,赔付条件也有所差异,如以不能满足六项基本日常活动中的一定数量为理赔条件。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由各保险公司推出,赔付条件类似,一般以不能满足六项基本日常活动中的一定数量作为理赔条件,并设有免责期,通常为半年至90天。投保年龄有限制,费率部分市场保证,部分不保证。此外,部分地区采用政府主导试点,社保基金支付,并且支付频率在国内比较多样,有按月、按年甚至一次性给付的方式。
  • 要点
    长期护理保险理赔的主要触发条件是什么?
    理赔主要触发条件是被保险人在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不能独立完成至少三项或两项,例如进食、行动与移动、如厕、穿衣和洗澡等。
  • 要点
    新加坡乐健保计划是如何成功运作的?
    新加坡乐健保计划由政府设计,利用社保范围内的资金及保健储蓄计划支付费用,投保人到一定年龄自动参保。政府制定基本计划费率,并提供资助给患病群体和老年人。该计划由商业保险公司运作,政府监控并每五年评估一次,根据运营情况进行调整。最初推出的保险产品在2007年进行了形态和赔付额度的调整,提高了保障水平,并考虑到利润情况对客户进行回馈。同时,保险公司还在基础责任之上拓展了额外保障。
  • 要点
    乐健保的基本款和额外款的投保条件及赔付情况是怎样的?
    乐健保的基本款在到达特定年龄后可参加,保障六项基本活动中的三项;额外款则由个人自愿参加,若不能满足两项基本活动,则可进行理赔,并且额外款的缴费方式是单独支付费用,赔付时间可至终身,同时提供对子女照顾等细节性保障。
  • 要点
    乐健保在新加坡的运行情况如何?
    在2015年,乐健保在新加坡的参保人数高达122万,占40岁以上公民的65%,保费额度达到260亿新元,补充计划的参保人数约为40万。
  • 要点
    我国关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情况是什么?
    今年五月份,我国发布了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从社保结余中挪用一部分资金用于试点。试点城市从原有的15个扩展到了更多地区,包括北京石景山区也加入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目前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赔付情况整体表现不错,期待随着试点扩大和经验累积,对政府主导和商业保险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有积极影响。
  • 要点
    长期护理保险为何存在较大风险?新加坡长期护理保险的经验分析表现如何?
    长期护理保险的风险较大是因为其模型较为复杂,除了健康人群退保、死亡率等因素外,还包括健康状况转变为长期护理状态的可能性及其变化、赔付时间长短等多状态转换,这使得其整体模型比一般保险产品复杂。新加坡初期用国外数据做保守定价,实际运行市盈率优于预期,私人死亡率也低于预期。然而,当前主要集中在65岁以下年龄段的经验积累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要点
    美国如何应对长期护理保险业务的影响?
    美国各公司提高了长期护理保险费率,并且监管局持续回顾业务模型和假设。当前经营长期护理保险的公司主要目标是持续经营,而非追求盈利。
  • 要点
    其他国家长期护理保险的运行状况如何?
    除新加坡外,美国等国家的长期护理保险业务对保险公司造成了较大影响,导致估值下降、现金流负面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精算师在初期定价时未能预见到长期医疗费用的增长和死亡螺旋效应。
  • 要点
    长期护理保险保费水平的变化趋势如何?
    从2000年到2014年,长期护理保险保费水平整体翻倍,显示出市场对此类产品需求的增长以及精算师在产品定价时应更加谨慎对待长期护理保险的风险。
客服

课程咨询

购物车

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该课程在您的购物车中

该课程在您的待付款订单中

您已购买该课程

开通金库网VIP会员,可享更多学习优惠。

持证人开通会员,学习最多可获25学时

登录或注册以获得最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