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商品专为会员推荐的商品,且该商品的学时不占用会员学时,领取该商品后需要完整观看,不能拖拽进度条快进,观看过程中会随机弹出观看互动的弹窗,需要确认后继续观看,所有弹窗都确认后,系统即认为您完成了完整的观看,才能获得该课程的学时。

您很久没更新个人信息了

若您的个人信息发生了变化,请及时更新

您有以下信息尚未完善

用户名、昵称、实名、生日、工作单位、邮箱

提示

金库网 返回

75

民法典背景下全流程信贷法律风险管理

发布

2023-01-11

AI总结
讲师介绍
要点回顾
用户评价
关键词
  • 民法典
  • 尽职调查
  • 抵押权
  • 风险形式
  • 借款人
  • 担保人
  • 主体资格
  • 夫妻共债
  • 共债共签
  • 婚前财产
  • 共同财产
  • 法律风险
  • 债权债务关系
  • 共同债务
  • 赡养义务
  • 抚养义务
全文摘要
本节深入探讨了民法典对银行信贷业务的全流程法律风险管理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抵押物转让规定的变化和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新标准。民法典允许抵押人在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情况下转让抵押财产,对银行抵押权保障构成新挑战。对于夫妻共同债务,民法典明确了具体定义和举证责任,建议银行采取'共债共签'原则以防范风险。老师还提供了在不同情况下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指导,强调银行在主张配偶偿还债务时的举证责任,为银行适应新法律环境、有效管理信贷风险提供了实用策略。
章节速览
  • 00:19
    课程概要
    本课程内容围绕民法典对信贷法律风险管理的影响展开,课程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民法典对贷前尽职调查、贷中尽职审查及贷后管理的影响。
  • 01:40
    民法典对银行业务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其1260条内容对金融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在信贷业务的尽职调查中,与原法规有明显不同。以抵押业务为例,民法典允许抵押人在未经银行同意的情况下转让抵押财产,这颠覆了以往的禁止性规定。这种变化给银行的抵押权保护带来挑战,需要重新评估风险和业务流程,以适应新的法律环境,确保抵押权的有效保护。民法典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条款与原有的九部法律有所不同,银行需要重新调整业务流程和规范,以应对新的法律要求。
  • 05:49
    民法典对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影响
    案例讨论了在民法典颁布后,夫妻一方在未经另一方同意的情况下借款,用于公司经营或个人生意,最终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时,配偶是否需要共同承担偿还责任的问题。在民法典之前,此类情况下配偶通常需要共同偿还债务。民法典的实施对借款人和担保人主体资格的调查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和标准。
  • 09:05
    婚姻法对夫妻债务责任的演变
    婚姻法于2001年颁布,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原则上视为夫妻共同债务,配偶需承担偿还责任。但到了担保法和物权法时代,对配偶是否需要共同偿还债务有了新的变化,尤其是2018年的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如果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超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且配偶不知情,则无需承担偿还责任。这一调整保护了配偶的知情权和决定权,防止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过度债务。
  • 11:33
    民法典下的夫妻共同债务认定与银行债权管理
    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双方共同签名或一方事后追认的债务,以及一方为家庭生活所需所负债务。如果债务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配偶无需承担偿还责任。银行在管理债权时,应严格执行共债共签原则,确保夫妻双方共同签字,以有效防范夫妻共债风险。无论婚姻状态如何,共同签字的夫妻双方均负有偿还义务。
  • 15:23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与案例解析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依据民法典,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况:1. 婚前一方借款购置财产,若婚后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则所负债务为共同债务,例如婚前按揭购买的房产,婚后加上配偶名字变为共同财产后,按揭贷款即为共同债务;2. 因日常生活所需所负的债务,无论由夫妻哪一方或双方借入,只要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即认定为共同债务,但超出日常生活所需额度(如浙江省规定的20万元)且配偶提出抗辩,则需银行举证债务用于家庭生活;3. 因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若经营收入用于家庭共同生活,也视为共同债务;4. 夫妻一方或双方为治病、抚养子女、赡养老人所负的债务,同样属于共同债务。然而,抚养无赡养或抚养义务的人所负的债务,则由负债方个人承担。
思维导图
卜范涛
金库网认证讲师
高级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实训平台首席风险专家,高级信用管理师。
  • 要点
    民法典颁布后,对银行信贷业务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民法典对抵押权保障方式带来了什么变化?
    民法典颁布后,对银行信贷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尽职调查环节。例如,在抵押物转让方面,过去法律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在民法典中对此做了颠覆性改变,允许抵押人在未经银行同意的情况下转让抵押财产。这就意味着银行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原有的业务流程和尽职调查标准,以适应新的法律规定。在民法典之前,法律禁止抵押人在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情况下转让抵押财产,从而保障抵押权的实现。然而,民法典现在允许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这就要求银行在保护抵押权时不能仅依赖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而应探索新的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即使抵押物发生转让,银行的抵押权也能得到妥善保障。
  • 要点
    民法典对借款人和担保人主体资格的尽职调查有何影响?
    民法典颁布后,对借款人和担保人的主体资格调查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案例中,夫妻一方甲在未告知配偶乙的情况下,以个人名义从银行贷款30万元用于公司经营,后因生意亏损无法偿还贷款。根据民法典的变化,妻子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是否应对这30万元贷款承担偿还责任发生了法律争议。在婚姻法时代,通常情况下配偶需要承担共同偿还债务的责任,但在民法典背景下,对于类似情况下的责任归属可能有所改变,银行的主张是否能得到法律支持需要根据最新的法律规定进行判断。
  • 要点
    在婚姻法中,配偶是否总要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承担责任?
    根据原来的婚姻法规定,配偶原则上需要偿还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这严重侵犯了配偶的知情权和决定权。但在2018年的司法解释中对此进行了调整,具体如下:司法解释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如果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并未超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债权人主张该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的,法院不予支持。也就是说,在特定场景下,配偶不需要为其另一半超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债务承担偿还责任。
  • 要点
    民法典中是如何定义夫妻共同债务的?
    民法典对夫妻共同债务进行了准确定义,指出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生活所需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 要点
    当夫妻一方借款,另一方不知情且不同意时,配偶是否仍需偿还该债务?
    根据司法解释,如果夫妻一方借款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所需,而配偶对此不知情且不追认,则配偶无需偿还该债务。但如果借款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所需,那么即使配偶不知情,也需要共同偿还。
  • 要点
    银行在管理债权时,如何依据民法典规定处理个人名义贷款和个人共同贷款产生的法律效力差异?
    银行应遵循民法典中关于共债共签的原则,对于夫妻双方共同签名的负债,无论婚姻存续与否,配偶都有偿还义务。而对于个人名义贷款,若要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婚前财产婚后转化为共同财产导致的债务、日常生活所需所负的债务、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债务等,并且需举证证明借款用途符合相应条件,否则银行主张配偶偿还将面临法律风险。

xulinshuang

2022-05-13 00:00

一要看是否夫妻是否共同签名,如果共签当然属于共债。如果一方不知情也未签名,子女结婚和孩子房屋装修原则上不属于日常生活所需。所谓日常生活是指跟当事人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

iyeguang

2022-05-13 00:00

谢谢老师,学到很多认知的空白

VENTURE333

2022-05-12 00:00

主要看银行能否举证借款用于家庭日常生活所需,如果银行可以举证用于家庭日常生活,配偶需要偿还,如果银行不能举证,配偶可以不承担偿还义务。

VENTURE333

2022-05-12 00:00

当然有些地区规定了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最低标准,比方说渐江省就规定了20万元,20万元以上债权人有举证义务,20万以下配偶有举证义务。当然全国大部分地区高法没有具体规定最低标准,这种情况下法院通常把举证责任统一分配给债权人。

宾客的魔法

2022-05-12 00:00

受益良多。感谢卜老师!

首页

会员

继续教育

我的

客服

课程咨询

购物车

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该课程在您的购物车中

该课程在您的待付款订单中

您已购买该课程

开通金库网VIP会员,可享更多学习优惠。

持证人开通会员,学习最多可获25学时

登录或注册以获得最佳体验